他收集了一座手工品“王国” 市北居民鲁汉成立主题展览馆,致力于保护民间艺术30年如一日

半岛都市报 2018-10-26 02:33 大字

鲁汉和他的藏品在一起。文/半岛记者徐抒彦

图/半岛记者郑钦泽

到全国各地寻访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收集各种手工艺品,成立主题展览馆,向公众免费开放,致力于保护传承民间艺术三十年……他,就是今年53岁的鲁汉。他是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会长,青岛市市北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30年来,他调查研究,著书立说,成绩显著。2017年,荣获“青岛拔尖人才”优秀称号,近日,他向半岛记者讲述了30年来他致力于保护民间艺术的故事。

■缘由

一本书点燃民俗兴趣

精美的剪纸,栩栩如生的泥人,古朴的皮影,华丽的刺绣,独具青岛特色的卡子……一走进“手工&记忆”主题展览馆,就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民俗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俨然就是一座手工品的“王国”。位于海泊桥社区的“手工&记忆”主题展览馆里聚集了皮影、剪纸、刺绣、泥塑、木雕、染织、竹编、年画、布艺、木偶、生活用品及民间美术研究方面的书籍等十几个类别的藏品。这些收藏品都是鲁汉30年来收藏品的一部分。

30年来,因为对民间艺术的热爱,鲁汉一直致力于保护传统文化民俗民艺,保护民间艺术成了他的使命。鲁汉打小就喜欢民间艺术,小的时候,家里的报纸上有毛主席的剪纸图案,父母要把旧报纸卖废纸的时候,他就自己把报纸上的毛主席剪纸图案剪下来自己收好,从那个时候鲁汉就对民间艺术萌生了兴趣。

真正让鲁汉对民间艺术热爱的是因为一本书。鲁汉年轻时候非常喜欢读书,有一位校友送给了鲁汉一本《陕西民间美术研究》,鲁汉非常感兴趣,厚厚的一本书,将近500页,鲁汉觉都顾不上睡,连夜看完了。“书里介绍了剪纸、年画、刺绣、皮影,我特别感兴趣,连夜看完了,仔细研读,那一晚基本就没睡觉。”鲁汉回忆道,“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明白了,我是喜欢民间艺术的。”

■努力

全国各地寻访手艺人

喜欢民间艺术的鲁汉从30多年前就开始到处去采风,寻访全国各地有名的手艺人。那个时候,交通和通讯都不如现在发达,只能靠打听。听说陕西出剪纸,他就背上行囊只身前往陕西的农村去寻访。采风的过程也非常艰难曲折,他坐过拖拉机、牛车、油罐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在农村跟各种手艺传承人一同吃住,近距离接触各种传统艺术,让鲁汉更加从心底里热爱民间艺术。

他接触了很多当代有名的民间艺术传承人,其中包括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剪花娘子”库淑兰,泥人张彩塑第5代传人张玉生等。

2001年前后,他还在枣庄发现了一支皮影队——山花皮影队。“我当时发现这支皮影队的时候,他们基本上已经没有戏演了。”鲁汉说,“他们非常感谢我,后来还送了我一套皮影。”

■传承

成立展览馆对外展览

在采风的同时,鲁汉还收藏了各种手工艺作品。1995年,鲁汉办起了青岛第一家专营民间工艺品的小店——鲁汉民间工艺小屋。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以鲁汉之名开始保护、传承民俗传统之路。渐渐的,鲁汉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而他的本名都卫东却甚少有人提及。如同鲁汉之名一样,民俗浸透了他的每一个细胞,也渗透了他的生活。

2014年7月,鲁汉与市北区文联、阜新路街道办事处合作,创建了青岛市第一所关于传统手工的“手工&记忆”主题展览馆,里面摆放了鲁汉多年来的收藏品,不计其数。其中,新石器时代的蛙纹彩陶罐和汉代的彩绘陶方等,是镇馆之宝。展览馆采用团体预约制免费向居民开放。

“现有的展览馆大约有一百五十平方米,但是空间远远不够,因为空间有限,有很多收藏品我只能放在家里,我希望能够有更大空间的展览馆来盛放更多的手工艺品,让公众能够看到,保护民间艺术。”鲁汉说。

2014年以来,他致力于青岛城市特色民居“里院”的调查与保护工作,作为市北区政协委员,他先后提交了《保护里院》提案,首次提出“保护里院商住民俗”和建立“里院博物馆”。2018年10月,负责申报的“青岛里院商住民俗”被评为市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鲁汉表示:“如果能够在里院里办一个更大的博物馆,能把里院利用起来,那就更好了。”

新闻推荐

阜阳机场新航线细节公布, 开通前期将执行优惠票价 乘飞机到青岛机票1折起售

颍州晚报讯(记者任刚)昨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朝东介绍,“昆明—阜阳—青岛”航线将...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