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地瓜面窝头
□于泉城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我和爱人去岳母家送节日礼物,岳母说:“邻居给了二斤地瓜面,你们要不要?”还没等我回答,我爱人连连摇头,“不要不要,小时候在农村吃伤了。”我却说:“太好了,你不吃我吃。”爱人问:“怎么吃?”我说:“做窝头吧。”爱人又说:“咬不动啊,和猪耳朵似的。”我说:“正想吃这一口。”
按照我的愿望,爱人晚饭时就给我做了一锅地瓜面窝头,望着黑乎乎的窝头,我感慨万千,不由想起了四十年前的情景:
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在新汶矿务局协庄煤矿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夏季一个周五的下午,班主任王老师告诉我们,周六上午全部返校,接受忆苦思甜教育,然后到矿上吃忆苦饭。
第二天,我们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穿着白衬衣、蓝裤子,扎着红领巾,带着板凳来到学校操场集合,学校请来当地一位60多岁的爷爷给我们讲课,过去多年了,已经记不清这位爷爷的名字,只记得他很健谈,吐字也很清晰,结合自身体会,讲授了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经历,听到他一家常年吃不饱、穿不暖,从小就为地主放牛,遭受种种苦难时,有的同学落下了眼泪。这位爷爷说:“感谢毛主席,感谢中国共产党,是毛主席领导我们闹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过上了好日子。”听到这里,同学们被深深感染了,热烈地鼓起掌来。爷爷高兴地向我们不断招手,最后还告诫我们同学:“一定要听党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会结束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向矿职工食堂走去,从学校到家属区约二里多地的路程,长长的学生队伍,排着队同步行走,也吸引了路边的职工家属们,邻居刘阿姨正带着小儿子在路边玩耍,见到我好奇地问道:“小涛,干啥去?”我答道:“到矿食堂吃忆苦饭去。”“带上俺儿子一块去吧。”还没等我回答,她五岁的儿子就欢快地跑到我的跟前,拉着我的手一并往前走,老师看到这一幕,也没有拒绝。路上,这位小弟弟问我:“哥哥,忆苦饭什么样,好不好吃。”我摇摇头,我也是第一次去吃,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我们一起来到矿职工食堂外面的场地。食堂的师傅已经将饭筐子摆在了门口,筐子里放满了黑乎乎的窝头,我们排队每人领一个就走,食堂的叔叔见我领个小孩,给了我两个,恰恰这位叔叔认识我,我又向他要了一个,没有别的,想给父亲尝尝。有个同学看到了,问我:“怎么领了两个?”我半真半假地说:“吃两个受教育更深刻啊。”这样,我放在裤兜里一个,然后吃了一个,一口下去,有点甜味,还有点干涩,原来,是地瓜面稍加了点麦麸,另外有点菜叶,吃起来并不太难吃。我领的小弟弟见我吃下去,也吃了几口。
往回走的路上,王老师问旁边的一位同学,吃了忆苦饭什么感受;也许这位同学没有领会老师的意图,张口就来:“第一次吃,挺好吃的。”老师狠狠地白了他一眼,没有好气地说:“让你天天吃怎么样?”这位同学一下子恍然大悟,忙说:“要是天天吃,还真是吃不来啊,旧社会就是苦啊。”
爸爸下班后,我告诉爸爸,今天吃忆苦饭去了,给爸爸捎来一个。爸爸深情地望着地瓜面窝头,给我谈起了一段我所不知的往事:那还是在1960年,父亲从省公安边防部队转业到新汶矿区工作后,休探亲假去青岛看望我的爷爷和奶奶;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物资很匮乏;吃饭时,奶奶给爷爷和孩子们端上来白面包子,自己却在厨房里迟迟不出来,父亲并不知道怎么回事,等来到厨房,父亲看到了奶奶正手捧着不成型的麦麸菜团子,默默地吃着。父亲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
原来,当时一家人在青岛,家里人口多,只有爷爷、父亲有工作,我大姑刚大学毕业,叔叔和姑姑们正在上学和长身体的时候,加上当时国家和家庭都困难,生活水平也不高,食品没有油水,粮食自然也不够吃。
回到新汶后,父亲忍痛割爱卖掉了爷爷给他的进口手表,那个年代粮食都是按量供应的,买不到多余的粮食,父亲就用这笔钱买来一麻袋晒干的地瓜梗,并捎上几个平时省下来晒干的馒头,给爷爷奶奶邮寄过去,从此,父亲每月留下必要的生活费外,其余的工资和节省的粮票都寄到家里。爷爷奶奶收到后回信说:“这下可有吃的了,一家人饿不着了。”
父亲这段往事,我是含着眼泪听完的,父亲告诫我:“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无论贫困还是富裕,都不要浪费粮食,都要牢记勤俭节约;一来农民种庄稼很辛苦,要珍惜他们的劳动;二来勤俭节约也是一种优良传统和美德。”
父亲的教导,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那时起,每次外出聚会,都会将剩下能吃的食物打包带回。衣服穿旧了只要不坏,也不舍得扔。我深深地感觉到,勤俭节约不丢人。
有时看到电视上报道某个学校学生,将没吃的馒头都扔到了泔水桶,真是感觉心痛啊。真应该让年轻一代接受一下忆苦思甜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啊。无论什么时候,勤俭节约的美德传统不能!
新闻推荐
早报体育专讯2018青岛市市南区武术散打锦标赛将于10月20日和21日在南京路小学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市南区27所小学的100多名...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