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专用母船年底下水

青岛早报 2018-10-17 06:25 大字

早报讯 作为中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去年开始在武汉武昌造船厂开工建造。昨天,记者从国家深海基地了解到,“深海一号”将于今年年底下水,预计明年5-6月交付使用。随着“深海一号”交付使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告别“向阳红09”船,迎来自己的专用支持母船。

“深海一号”世界先进水平

据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介绍,“深海一号”船长90.2米,型宽16.8米,续航力超过14000海里,排水量4200吨,定员60人。采用了先进的全电力吊舱式推进系统,船上配备有300平方米的单独实验室,可完成科学调查、初步分析、数据处理等多种类型的实验,具备全球航行能力,配备了动力定位系统和专门的潜水器库房。于洪军表示,在“深海一号”建设过程中,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也派遣了由十几位专门人员组成的建造组到武昌造船厂现场进行长期跟踪建造,了解最新建设情况,提出功能方面的需求。

据了解,“深海一号”无论是在专业化装备、人员培养,还是功能测试、安全体系上面都相较“向阳红09”船有了全方位的提升,提高了业务化作业、快速检测以及快速维护的能力,已达到目前世界先进水平。 “‘深海一号’可搭载更多的科考人员,以及同时搭载‘蛟龙’号、‘海龙’号和‘潜龙’号开展‘三龙’协同作业。 ”于洪军说。

“蛟龙”号正在升级改造

据悉,从去年年底开始,“蛟龙”号回到深海基地进行大修和技术升级,大修内容主要包括提升水下定位和目标搜索的能力、提高近底的地形地貌测绘能力、增强直接取样能力这三方面,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升级改造。“‘蛟龙’号的这次大修,主要就是围绕着检测、维护、维修这三方面展开的,对之前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比如提高海底热液区作业能力、缩短海上换机械手的时间等。升级改造完成后,明年就将进入正式业务化运行阶段。 ”于洪军说到。

届时,“蛟龙号”将与“深海一号”正式组合,于2019-2020年执行我国环球科学考察任务。目前,具体的环球科考方案还在设计、探讨过程中,尚未确定最终的环球航行路线。于洪军表示,无论最终方案如何,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环球航行做准备,而且“蛟龙”号的业务化作业能力才是方案执行的基础。“除此之外,此次环球航行也是一次规模较大的国际合作项目,计划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科学家一起下潜,进行科学考察。 ”于洪军向记者介绍。

国家深海基地高级研修班开班

昨天,由自然资源部人事司组织申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具体承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面向深海资源勘探和前沿科学研究的深海运载应用技术”高级研修班在青岛开班。本次深海运载应用技术高级研修班旨在通过研修搭建基础研究—应用平台—技术攻关互通交流平台,加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国家深海基地是面向全国深海科学研究、海洋资源调查、深海装备研发和试验、海洋新兴产业服务,提供船舶、大型装备保障与维护,人员培训等多功能、全开放的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拥有成熟的深海技术装备研发中心、性能测试中心、规范化海试平台、培训中心,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二号”无人有缆潜水器和“潜龙一号”无人无缆潜水器组成的“三龙”装备,已于2017年正式入驻国家深海基地。不仅如此,国家深海基地也在推动装备应用共享国际化,计划于2020年沿“一带一路”区域组织执行载人深潜环球科考。同时,国家深海基地正积极推动与相应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深海高新技术装备开放共享的国际化应用平台。

(记者 徐栋 见习记者 刘文超 摄影报道)

“深海一号”可同时搭载“三龙”。

(模型图)“深海一号”模型。

“蛟龙”号科考作业的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新闻推荐

冷空气来袭,别忘加衣 今起三天气温走低,后天全市最低3℃

半岛记者潘立超通讯员高荣珍报道本报10月16日讯近日,青岛市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