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过关,口粮才可领“入场券” 记者探访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米袋子安全把关很严苛
市民参观检测中心,看看平日的口粮是怎么通过检测流向自己的饭桌的。▲袁梦正在进行检测工作。文/图半岛记者韩小伟
每天准备进入流通环节的粮油,几乎都会抽样送往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在样品通过实验室检测,结果合格后将被允许入市,否则,将被“退货”。10月16日是2018年世界粮食日,半岛记者来到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探访本市的“口粮”是如何通过严苛方式把关的。
检测过程“繁琐”又严格
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于2002年12月成立,现有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资格9人。2004年该中心被国家粮食局授予首批国家粮食监测站,2012年又被授予国家粮油标准验证站。在青岛市粮食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实验室由最初的500平方米扩大到了现在的2700平方米,仪器的总价值超过1000万元。
10月16日上午,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工程师袁梦正在“倒腾”一份大米样品。她将大米粉碎后,逐步进行了分样、制备、灰化、消解、赶酸等前处理流程,每做完一步,都要在本子上记录下相关的数据。
据介绍,袁梦要做的检测是大米所含的重金属含量,较为市民熟知的是铅、镉,“实际上,最近几年很少能检出这些重金属了。”袁梦介绍,实验室检测丝毫不能马虎,要按照规定,一步步记录检测全过程,包括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仪器状态,也包括编号;实验室人员信息更不用说,也在记录范围之内。
假如样品所属货物的主人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那么整个检测过程都可以被轻松追溯,逐一核实是否存在问题。这样,实验室检测过程中所花费的力气,都有了用武之地。
“整个过程说实话挺‘繁琐’的,像我现在做的前处理环节,就需要一天一夜时间;整个检测周期要持续2天。但检测过程又很严格,必须这样做,才能确保我们的检测数据是正确的。”袁梦说。
小麦要重点查“呕吐毒素”
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工程师任文波介绍,在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中心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安全风险防控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粮油质量安全普查,从最初的面粉增白剂到大米中的重金属,从食用油中的黄曲霉毒素再到小麦中的呕吐毒素,中心合理安排检验任务,对风险点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控,并及时上报检测结果数据分析。
“不同粮食检测的项目不同,比如最近几年重点检测的呕吐毒素,是小麦和面粉的检测项目。玉米和花生则会检测黄曲霉毒素B1。”任文波介绍,呕吐毒素的学名叫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用英文缩写是DON,是小麦中的真菌衍生出的有害代谢产物,因猪吃了这种有害物后呕吐不止而被发现,被人通俗地称为呕吐毒素。呕吐毒素对人和动物都有影响,食用后,会导致厌食呕吐、腹泻发烧、反应迟钝等中毒症状,是欧盟分类标准三级致癌物。
“根据国家标准,呕吐毒素含量不能超过1000微克/千克。”任文波告诉半岛记者,检测中心主要有两大类检测项目,一类属于卫生指标检测,主要包括真菌毒素、重金属、农药残留和非法添加物等方面。这类粮油一旦被食用,将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还有一类检测项目是质量指标检测,比如水分、碎米、含砂量等,虽然食用不会有害,却能够影响粮食的品质、卖相等。
结果不合格当场“退货”
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与青岛市粮油综合批发交易市场相邻,经后者在青岛销售的粮油占了全青岛的60%,想要进入岛城销售的粮油,首先就要过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关。
据悉,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开创的入市批检制度使得青岛市粮油综合批发市场的粮油产品合格率由最初的70%提高到了现今的95%以上,为岛城市民家中的米袋子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几乎每天都有粮食进入市场,都要进行入市检测。”任文波介绍,入场抽样样品每天4次送到中心实验室,工程师都会第一时间进行检测。在口粮把关上,特别是卫生指标检测方面,容不得丝毫马虎,“一旦确认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我们会立即通知市场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对该批次粮油进行退场处理。”
据悉,该中心一年进行质量指标检测6000批次、卫生指标检测2000多批次,合计4万多项次,而因为卫生指标不合格被退场的不过数次。“我们中心总共有10名工程师,还要承担很多检测以外的工作,人数不多。加上大量粮油不间断进入青岛市场,所以我们全年无休进行检测工作,以把好岛城市民的口粮安全关。”任文波说。
新闻推荐
岛城老司机人数已超13万 截至9月底,岛城339万驾驶员中60岁以上占比近4%
有种新潮,叫老马识途半岛记者尹彦鑫通讯员栾心龙王海松报道本报10月16日讯10月17日恰逢传统节日重阳节,又是...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