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孙犁在青岛的疗养时光
孙犁,当代著名文学家。建国初期任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天津日报》编委、顾问,主编文艺副刊。孙犁因作品自成风格又被称为“荷花淀派”开创者。
1956年3月间,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的写作已临近尾声,孙犁一天午睡起床突犯晕眩跌倒,磕破面颊,流血不止,一度卧床不起。为了治病,孙犁开始了旅行疗养,先是在北京治疗,继而在小汤山疗养,仍未痊愈。半年以后,从1958年1月到1959年春节前后,孙犁又转到青岛疗养。
孙犁在青岛住了一年多。
在青岛,孙犁最初住在正阳关路14号一幢绿色的楼房里。为了安静,他选择了三楼一间孤零零的,虽然矮小一些,但光线很好的房子。路两旁是一色的紫薇花树,这里曾是银杏饭店,解放后作为青岛疗养院的疗养楼。
他时常到海滨散步,吹海风,洗海水澡。“伫立海滨,见海鸥忽下浴于海水,忽上隐于云端,其赴如恋,其决如割。痴心相系,情思为断。 ”
孙犁因为疾病缠身,不能读书作文,又不喜欢下棋、打扑克,备感寂寞,“唯一的消遣和爱好就是捡石子”。在海滩,他天天埋头寻找,时间一长,收藏遂富,居然被病友视为专家。在他家窗台上,摆了一个鱼缸,放满了水,他把捡回来的石子放在水里泡着,五颜六色很美观,无事之时,就欣赏这些新颖别致、奇形怪状的石子,心里总是舒畅的。
海水、海风使孙犁的身体好了起来,他开始游览青岛的名胜。他觉得中山公园“实在可爱”:幽静,游人很少,走进去,就像走进幽林静谷,不像别处的公园,像赶庙会一样。他说:“公园里有很大的花房,桂花、茶花、枇杷果……还有一个鹿苑,我常常坐在长椅上看小鹿。 ”
逛书店是孙犁多年养成的习惯,也是他病愈的证明。他说:“我生来没有什么其他爱好,不用说声色犬马,就是打扑克、下象棋,我也不会。对于衣食器皿,你都看见了,我一向是随随便便,得过且过的。进城以后,仍对别的事物无多需求,旧习不改,就想多买书。其实也看不了许多,只想当一个藏书家。 ”
那时青岛市区规模尚小,八大关已近郊区,“每星期,有车进市里,我不买别的东西,专逛书店。我买了不少丛书集成的零本,看完后还有心思包扎好,寄回家中。吹过海风,我的身体更进一步好转了。 ”
在青岛疗养期间,孙犁的妻子多次来青岛看望他,并陪他在海滨漫步。孙犁在他妻子病逝五年后曾回忆道:“自我病后,她伴我至公园,至古董店、书店,顺我之素好,期有助我病速愈。当我疗养期间,她只身数度往返小汤山、青岛。她系农村家庭妇女,并不识字,幼年教养,婚后感情,有以致之。我于她有惭愧。呜呼! ”
病情有所好转时,孙犁曾去了一趟崂山。本来,从战争年代走过的孙犁,已没有多少爬山的兴趣,但崂山不同。这座海上仙山有着独特的魅力,而且一代文学大师蒲松龄曾经到过、描绘过的地方,更使酷爱《聊斋志异》的孙犁心驰神往。
1959年春天,孙犁身体稍好,组织上安排他到太湖一带疗养,便结束了客居青岛的岁月。
1962年孙犁以“病期琐事”为副题,写了《石子》《黄鹂》,1983年写了 《谈爱书》,1984年写了《青岛》《春天的风》《病期经历》,1987年写了《无花果》等文章,或专门、或附带地记述了他在青岛的这段经历。其中《石子》和《黄鹂》两篇都是孙犁散文的名篇,也是中国当代散文的名篇。
孙犁在作品中传达出他在青岛疗养时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美好人际的快慰。
孙犁对青岛的思念一直未断,晚年的他在回忆青岛时这样说:“我总是思念青岛,我在那里住得时间太长了,熟人也多。 ”
除了散文,孙犁还用旧体诗写过在青岛的生活:“长椅沉思对兽苑,喜看小鹿舞多姿。紫薇不忆青春梦,采菊摧折观赏迟。如今只留栅栏在,天南地北不相识。 ”
王桂云
新闻推荐
早报讯昨天,首届青岛军民融合创新成果展进入第4天,因为恰逢周末,诸多市民慕名而来大饱眼福。位于综合科技成果展区北侧的互...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