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经营的理性回归

甘肃日报 2018-10-10 03:06 大字

张淳艺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新京报记者选取曾因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被媒体广泛报道过的青岛、昆明等地进行回访。回访发现,各地监管力度加大,旅游市场秩序相对平稳,各种消费项目均实行明码标价,“低价游”也转型“纯玩团”。(据《新京报》)

2015年“青岛大虾”事件引发公众关注,也给当地旅游市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用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的话说,一只38元的虾就抵消掉了山东旅游局几个亿的广告效果。痛定思痛,青岛下大力气整治价格欺诈,在此次媒体回访中,当地餐厅的大虾菜品都是明码标价,“一份”38元到48元不等。同样悄然转型的还有云南旅游,此前节假日,云南各景点多次因“低价游”被曝光,频频出现导游因为强制购物与游客发生冲突。如今,记者以游客身份回访云南昆明九乡,发现无购物的“纯玩团”已经成为一日游主力。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于旅游市场来说,就是要走诚信经营的正道,绝不能走坑蒙拐骗的邪路。这不仅是商家应该秉承的行业道德,更是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旅游法》对此亦有具体要求,“旅游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社会责任,为旅游者提供安全、健康、卫生、方便的旅游服务。”

“坑人”景点转型,无疑是一种理性回归。过去,一些旅游经营者或许自恃游客的信息不对称,往往抱有“能多宰一个是一个”的念头。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商家的宰客行为,可以通过“朋友圈”被迅速放大,引发更多人“用脚投票”。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一盘虾毁掉一座城”的事例,绝非耸人听闻。而且,近年来我国公民出境游人数屡创新高,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些人对于国内旅游服务的不满,比如前几年海南曾出现大量的欺诈、宰客现象,不少网友就提出“去三亚不如去东南亚”。可见,靠价格欺诈和强制购物等伎俩,虽然能在短时间攫取更多利益,但其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而旅游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唯有赢得游客的口碑才能细水长流。

“坑人”景点转型,说明旅游市场整治大有可为。近些年,欺客宰客、零负团费、强制购物等问题,饱受社会的诟病,被视为旅游行业顽疾。但是,顽疾并非无药可治。“青岛大虾”事件后,青岛开展了“史上最严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对无照经营、不正当竞争、旅游业不公平格式合同条款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云南则提出“宁可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大幅下降,也要坚决改变旅游市场乱象”,出台“22条铁律”整治旅游市场,力求斩断“灰色利益链条”、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经营模式,并最终迎来凤凰涅槃。两地的实践有力说明,旅游行业乱象不是管不了,关键是看有没有决心去管。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坑人”景点转型向好,让人喜闻乐见。同时,也希望更多地方、景区和旅游经营者,谨记前车之鉴,汲取经验教训,认真秉承诚信经营的市场法则,避免重走“先乱后治”的弯路。

新闻推荐

南丁格尔精神的践行者

●市妇女儿童医院于桂玲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