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的“忠魂碑”

青岛早报 2018-09-25 07:28 大字

[摘要]【石刻历史】

1914年11月7日,日本在经过近三个月的鏖战之后,终于占领了青岛。在这次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中,日本总共动员了5万余人的陆海军,战胜了不到5000人的德国守军。

根据战事结束后的统计,日军的战死或病亡者共有1014人,这些人的灵位被暂时安放在由前海天后宫改建的妙心寺。日本占领青岛不久,守备军当局就在司令官神尾光臣、参谋长净法寺五郎的提议下,着手在太平山(时改称旭山)南麓的一处山坡,设计建造用于祭祀战死者的纪念碑。

根据1941年出版的《青岛神社大事记》和1991年的《日本青岛中学校史》记载,这座纪念碑自1916年3月3日开工,建造期历时一年零一个月,于1917年4月3日竣工,被命名为“忠魂碑”。建筑师和监督均为陆军技师中村琢治郎,现场监督为陆军技手田村汇三郎,施工者为大仓组,整个工程共耗银46080.86元。 “忠魂碑”竣工的当天,进行了第一次招魂祭。

这座见证日本侵占青岛的“忠魂碑”的具体位置在中山公园樱花路的中段,今太平山索道站处,是一座四楞尖顶、内部中空的花岗石碑塔,底面积为12坪(约397平方米),高度约为21米。塔身面南,正中书“忠魂碑”三字,为青岛守备军司令官神尾光臣所书。碑塔四周皆由花岗岩砌成围栏,日本人称之为“玉垣”。围栏中立有92根石柱,前后两面均刻有日军阵亡军官的名字,每两根立柱之间还有六根小柱,前后两面是日军阵亡士兵的名字。碑体的正前方建有一条三段石阶,每阶有14级,两侧还建有辅助石阶。中空的碑内,供奉着陆军步兵少佐佐藤嘉平次以下666名陆军官兵、海军大佐伊东佑保以下338名海军官兵以及在占领南太平洋德属岛屿的战斗中阵亡的10名日军官兵的灵位。

此后,每至春秋两季,日军都举行大规模的祭拜仪式。根据《青岛神社大事记》所载,时常有日本皇室成员和日军高级将领前来参拜,这种仪式一直延续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

1946年,青岛市政府将“忠魂碑”改为祭奠供奉抗战中阵亡将士的“忠烈碑”,但此举随即遭到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和反对。

1949年6月,这座纪念碑和青岛神社等建筑被陆续拆除,所拆石料多用于铺路。现在中山公园内的纪念碑遗址上,还存有参拜神路前的石阶和部分石件残体。 □王栋

新闻推荐

青岛街头自助图书馆 24小时不打烊

本报讯(记者杨明清通讯员张琳艳)9月7日,青岛市首家街头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崂山中韩街道开馆,全天候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服务...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