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变万化的“捏泥塑”

青岛早报 2018-09-17 06:22 大字

泥塑,俗称“彩塑”,即用黏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是中国一种古老而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表现人物、动物为主。 2006年,泥塑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泥塑手艺传入红岛已有上百年历史。当地有一种泥土叫黑碱泥,黏度高、质地细腻,无杂质,容易塑型,风干后异常结实,是制作泥塑的上好原料。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泥塑创始人刘世普是红岛地区做泥塑的大家,当地人称他“泥人刘”。刘世普受母亲影响,17岁开始学习绘画和泥塑,截至目前,他制作的泥塑作品已经有上万件,遍布海内外。 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在青岛召开,刘世普创作了系列作品《和平与共赢》纪念此次意义重大的活动,作品通过还原张骞出使西域的一个场景,表达了中国长期以来倡导的睦邻友好、平等交流、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以及对传承丝路精神的上合青岛峰会胜利召开的美好祝愿。

据刘世普介绍,泥塑创作从选泥到塑形,每一步都十分考究。泥选用当地黏度高且质地细腻无杂质的土,加入适量的草和棉花,经过捶打、摔、揉后,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制出原型,即制子儿。经修改、磨光、晾干后,进行翻模(即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接下来是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在胎体底部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是着色,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党群部整理

新闻推荐

9月16日下午,由半岛都市报社主办,

9月16日下午,由半岛都市报社主办,青岛市婚姻协会、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协办的“遇见你刚刚...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