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曲艺人怀念单田芳

青岛早报 2018-09-12 06:12 大字

青岛曲艺社年轻相声演员 刘宗琦

他的评书最接地气

“单田芳先生是评书界的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曲艺系的青岛曲艺社年轻相声演员刘宗琦说,他至今记得当年在鞍山上大学时听到的关于单田芳的“传说”,“当地有一句话,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据说当年单田芳在鞍山曲艺团时,说书的场面特别火爆,当时鞍钢的工人中午下班后,夹起饭盒就往书场跑,去听单田芳说书。书场人满了,他们就站在门外听,一边听评书一边吃饭。 ”

因为喜爱曲艺,刘宗琦考上了当时全国唯一的曲艺本科专业,现在利用业余时间演出,表演评书和相声,“单田芳先生最厉害的是仅用语言就能‘腕住人\’。评书四大家里面,袁阔成先生是说新书的大家,田连元先生把评书搬上了电视,刘兰芳先生的《岳飞传》深入人心,而单田芳的特点在于他把评书说得最接地气。如果你问听众听过谁的评书,第一个说出来的名字基本是单田芳。他有一副哑嗓子,行内叫‘云遮月\’,他却能哑着嗓子就把人给‘腕住\’了,人人爱听,这个本事你怎么能不服?到现在为止,我还没听到过有人说不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的。 ”

刘宗琦告诉记者,除了书说得好,单田芳当年还开创了一种 “评书模式”:以前很多评书艺人做客电台,都是说一场拿多少钱,但单田芳不要电台的钱,他在评书里加入了广告。现在很多综艺节目里的广告插播模式,其实在很多年前,单田芳就在评书里使用了。 “后来也有人模仿,但单田芳的成功很难复制。为什么田连元能把评书搬上舞台?因为他有功夫,说书的时候加入了很多漂亮的身段,很吸引人,但单田芳说评书时很少有动作,就是靠语言,这挺神的!”而更让刘宗琦敬佩、尊重的是,单田芳弥留之际还在录评书,“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视频,是他女儿录的,单先生说书,基本说两三句就得停下来喘几口气。他在整理他的表演,真是令人感动。 ”

作为80后的年轻人,刘宗琦认为评书现在并不是没有听众,尽管有些年轻人不知道评书四大家,“但还是有不少人听评书。我们曲艺社现在每天的演出都加了评书,现在说 《君臣斗》《保国皇娘传》《三盗九龙杯》等,基本都是年轻人来听。所以,评书不会没有市场,关键是看说书的人能不能‘腕\’住人。 ”

青岛市曲艺家协会主席 闫成山

让缺陷成为特色

单田芳是一代人的成长记忆,同时也是那个年代的文化符号,说起他的《隋唐演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乱世枭雄》等作品,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坊间评价说“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绝非虚言。

就个人的赏听体验来说,闫成山认为,评书四大家各有特色,而单田芳的特点就是声音特别有磁性,“很多人曾经非议过他的声音,但是最后声音反而成为他的特色,这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每个人学艺从艺,无论先天条件怎么样,只要肯下功夫肯努力,能让原本的缺陷成为自己的特色。”闫成山表示,“单田芳的成功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每个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做出风格了,做到极致了,他便成为大师。 ”

国家一级编剧、青岛曲艺名家 刘金堂

能化腐朽为神奇

虽然不是同一个行当,但是说起单田芳,刘金堂竖起大拇指,“单田芳的自然条件不够好,一副哑嗓子,却能够另辟蹊径,抓住评书的核心,以情动人,把缺点变成了听众心中的优点,成为评书界极具标识性的代表人物。 ”刘金堂表示,老一辈艺人的身上都有着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比如周信芳。

刘金堂表示,自己闲来无事,也会在家中听上几段单田芳的评书,听书听扣,单田芳的评书刻画人物生动有趣,栩栩如生,让人犹如身临其境。对于曲艺其他行当的从业者来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在创作中如何以情动人,在表演过程中如何吸引观众注意力,“单田芳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的作品。必须要提及的还有单田芳对评书技艺的不倦追求,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单田芳的文化水平并不太高,但是从事评书这个行当,他能够钻进去,艺术造诣高了,经验丰富了,能够弥补短板,成为名家,这份功力是现如今年轻人所欠缺的。 ”

记者 许城贵 周洁

新闻推荐

鲁信地产核心竞争力系列报道之精装修篇 20载品质筑家成就行业口碑

半岛记者冯晶房地产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毛坯房时代的结束。但想把精装修房做好却并不容易。仅“精装标准说多少就是...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