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不能太“任性”
□本报记者张晓帆
本报实习生李梦情
“良禽择木而栖”
“周末两天通宵工作,周一出差回来已经凌晨两点,周二因为迟到10分钟被不由分说批评了一顿。”谈起自己一言不合便裸辞的原因,在青岛从事新媒体行业的李文琦说,自己长时间在一个不舒服的环境下进行高强度工作,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
像部分因工作压力身心疲惫达到了极限,或长期缺乏工作幸福感的部分上班族一样,当天下午,李文琦就选择了裸辞,“明明已经尽全部所能,可总是被怀疑态度不认真”。
“虽然身体很累,但我心里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所有的坚持是为了什么,如果再这样下去,肯定要废了。”李文琦说,裸辞当然是有风险的事情,但解脱大于负罪感,他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找到下一份满意的工作。
裸辞后,李文琦并没有着急找下一份工作,而是给自己安排了一次短期旅行,回家陪伴父母,“很平淡的休养生息生活,像是偷来的时光,我知道自己不会一直这样生活,所以能坦然地接受当下没工作的状态。”
“一些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或因一时工作不顺,或因人际沟通出现困难,一言不合就辞职。”青岛骥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舜尧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时代有很大的关系。
在他看来,一方面,“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个性独立爱自由,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非常强烈,希冀在工作中寻找实现梦想的契机;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动了人才流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辞职不再是“天要塌下来”的事情,反而是有了“良禽择木而栖”的自由维度。
爱自由无可厚非
根据某职场招聘APP的报告显示,“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80后”则是3年半,而“90”后骤减到19个月,“95后”更是仅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了辞职,而且很多都是“裸辞”。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形成“空档期”的原因很多,比如照顾生病的家人、结婚生子或是不认同企业价值观、工作负荷过大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空档期”后,只要工作能力符合应聘岗位需求,他们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今年8月,青岛大学“90后”毕业生杨璐“裸辞”1年后顺利找到了新工作,“内容和以前的工作相关度比较高,虽然只工作了两年,但有些经验都能用得上”。对于“裸辞”的“任性”,杨璐说,不是单纯为了逃避,而是感觉自己走得太快了,要停下来捋清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放松一段时间后,她及时给自己充上了电,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
“如果一份工作让你感觉到这里不是梦想的入口,那么及时退出无可厚非。”杨舜尧说,年轻人求职,公司招人,雇用与被雇用是双向平等的关系,一个人跳槽不需要背负太多的道德负担,大家应该以理解、宽容和支持的态度对待年轻人的“裸辞”行为。
杨舜尧说,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裸辞”的时候很想去追求心中的“诗和远方”,当时很洒脱,但一段时间之后,其边际效应也充分显示出来——财富的“余粮不足”,势必倒逼出一个抉择:要么开始“啃老”,要么回归职场。但是,回归职场的话,是否做好充分的准备“华丽转身”,还需要做一番考量。
辞职不能太任性
刚毕业在青岛从事保险销售业务的董佃全说,自己在工作初期每个月只有不到1000元的工资,天天吃清水面度日,“领导天天给‘画饼\’,欠了好几千元的花呗,一度想过要裸辞”。
经过五年的奋斗后,董佃全现在成为那家保险公司的中层,不仅度过了艰难期,也拥有了近万元的月薪。谈起当年的心理状态,他说,“大部分人是不能随随便便就辞职的,我一直信奉少要稳当老要疯狂,年轻人有拼劲有选择没错,但是一定要沉稳,不要浮躁”。
对此,杨舜尧非常赞同,他说,职场人不要冲动辞职,工作能力不仅体现在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上,也体现在情绪管理上,“裸辞”并不代表可以不计后果。“辞职是一件很需要三思而后行的事情,如果有足够财富积累、职场技能才能、并且很理性地分析过得失,这样的辞职可以很潇洒。反之,如果太过于任性,则需要反思自己,与其一味寻找逃避现实的出口,不如脚踏实地来证明梦想的真实存在。”他告诫年轻人,青年是人生中精力最为充沛的时刻,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较为快捷,不要仅仅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更应该把它当成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断修行,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练就一身过硬本领。
新闻推荐
青岛一企业完胜美国“337调查” 最终申请人无条件撤诉并提前结案
◆今年7月,中国科技界发生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应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启动的“337调...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