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龟子”刘纯燕:太受小朋友欢迎导致女儿吃醋

第一生活 2018-08-17 16:03 大字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主持《大风车》到现在,刘纯燕塑造的“金龟子”不但成为央视首个卡通形象主持人,更烙印在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中。今年已经52岁的刘纯燕,依旧留着锅盖头短发。有人羡慕她十年如一日不变的容颜,有人则质疑她这么大岁数还装年轻。但刘纯燕依旧秉持着对事业的热忱和对生活的坚持,为了继续当孩子们的好朋友,她可以放弃留长发、变造型。面对好或是不好的评价,她说:“我一直很在乎小朋友的意见,至于很多大人怎么想,我不在乎。”

我想,我这辈子都是金龟子

“她(刘纯燕)是我的老师,那时正需要一个搭档,然后就找到了我。”1995年底,何炅开始和刘纯燕一起搭档主持《大风车》中的《聪明屋》栏目。彼时刘纯燕问何炅你怕什么,“他说他怕毛毛虫,我说那你就扮毛毛虫”。“何炅很努力,虽然当时没什么主持经验,但会写剧本,会做美术道具。”这么多年,何炅一直叫刘纯燕“姐”,除了工作,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最亲的姐弟,虽然大家都忙、见面机会少,但何炅仍能随口背出刘纯燕的电话。

“这个工作让我收获了很多朋友和爱,很多演员在扮演一个角色后,还会变回自己,但我已经不能从金龟子这个角色中跳出来了,当角色变成了生活,我也彻头彻尾地变成了这个角色,我想我这辈子都是金龟子了。”很多年过去,刘纯燕一直在坚持,即使有段时间金龟子的棉服太厚重,漆皮的表面又不透气,每次脱下来都一拧全是水,“我总觉得这些都不算事,热就热点,有苦也要吃,因为这是你的标志,你需要坚持。”

长大了,我也想当名老师

自小,刘纯燕的嗓门儿就大,又爱说爱笑,把她放在舞台上能一直不停地演,下了台继续自娱自乐,一天到晚没有累的时候,到哪都像喜鹊一样“叽叽喳喳”,幼儿园老师给她起了个好听的外号,“喳啦燕儿”。刘纯燕的父母很传统,家教也严,妈妈一看女孩儿能歌善舞,盘算着女生应该更矜持、文静一点,于是把她送去了北京市少年宫学舞蹈。

没想到这一去,舞蹈没学成,老师发现了她的大嗓门,让她改学了朗诵。“我的人生经常能遇到伯乐,总在关键时刻出现。那时少年宫的梁艳老师极力推荐我去考中央电视台少年电视演出队,也就是现在的银河少年艺术团。”那会儿,在艺术团里给孩子们上课的都是表演艺术家,他们的低调处世、待人接物的谦和,也同样影响着刘纯燕,让她觉得无论何时,公众人物的光环都与自己无关。也正因此,她儿时的梦想是长大了做名老师,她羡慕老师能写板书,能教育学生。

那会儿配音稿费攒了10万

事实上,考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之前,刘纯燕就是个“老演员”了。

9岁开始,她就参加央视的各种节目录制,登上过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后来,父母把她送去做配音,很多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里都有她的声音出现,如阿童木、小龙人、哆啦A梦……包括后来的大头儿子等等,即便如今已年过半百,刘纯燕配起这些儿童角色来也毫无违和感。

除了动画角色,央视87版《红楼梦》中的袭人、94版《三国演义》里的貂蝉等经典影视角色也是由她担任的配音。1988年,在为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美国电影《小公主》引进版本配音后,她还荣获了第十届“飞天奖”优秀女配音演员奖。“有时候一站就是9个小时,有时要配到晚上12点多,回家的路上,经常在父母的自行车后座上就打起了瞌睡。虽然看着同龄人都在无忧无虑地过着童年,但我也不觉得累和辛苦,回头想想这些经历给我打了很深的底子。而且那会儿,我的配音稿费攒了10万块钱,特有成就感。”

有观众说害虫不能上电视

1991年底刘纯燕正式进入央视少儿部(那时还没有频道),这以后她就再也没有停下来。开始录制《七巧板》、《聪明屋》,频道成立后,就和鞠萍、董浩一起录制《大风车》,一做就是近三十年,他们也成了无数中国孩子的童年记忆,尤其是金龟子,更是央视第一个卡通形象主持人。

“我天生就小模小样,对我来说,这个定位是与生俱来的,我也一直在琢磨用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经过调查,刘纯燕发现很多小朋友喜欢昆虫,如果把主持人的外形设计成一种昆虫,那一定会给小朋友全新的视觉感受。“七星瓢虫,不像蜜蜂、蝴蝶那么常见,但也不是完全不知名,做服装的老师根据我的想法设计了一套衣服,我一穿上就觉得新奇,大家你一嘴、我一嘴,就凑出了金龟子三个字。”金龟子就这样飞进了孩子们的梦里。

其实,最初也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我记得有位老先生特地给我写了封信,他说《辞海》上的金龟子是害虫,怎么能让害虫出现在电视上呢?”刘纯燕觉得这个想法颇有意思,就给老先生回了封信,“金龟子是个拟人化的卡通形象,我们赋予了她新的个性和特征,它是不是害虫已经不重要,也希望您能喜欢刘纯燕扮演的金龟子。”

锅盖头十年如一日

从第一代到第五代,无论金龟子的服装、造型如何变,刘纯燕的锅盖短发却从未改变,一头齐刘海,让人一眼就能认出那是金龟子,有人评价她是“坚持一生一个发型最彻底的主持人”。

事实上,刘纯燕不仅十多年来保持同一个发型,甚至发型师也没换过,“这个发型师原来在北京,有一阵子去了大同,后来调到了张家口,他都会飞回北京给我剪头发。最后越飞越远到了广州,我们就约在折中的地方见,例如在杭州、上海之类的,20天剪一次。”

为什么对这款发型如此执着?刘纯燕说,这个发型是她艺术创作的一部分,这位发型师也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辛苦是辛苦点,但这个品牌的塑造和保持是需要坚持的。“肯定有人会说,一个女孩子就不想留长发吗?但这个发型会让电视机前的小朋友看着亲切,而且生活中也特别方便,不用特意去造型,吹一吹,小梳子梳一梳就好了。”

从来不看王宁播新闻

刘纯燕和《新闻联播》主持人王宁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同班同学。上学那些年,王宁总是一身中山装,提着个公文包,一口播音腔。虽然平时话不多,但很出色。刘纯燕的女同学一不留神就掉进了“情感漩涡”,于是爱张罗事的她决定去当“月下老人”,“当时王宁谎称自己有女朋友,后来我才知道根本就没有,反倒是我俩越走越近。”

毕业后,王宁回到青岛电视台,刘纯燕留在了央视,两人开始了异地分居,“我去一封信,他来一封信。还曾坐着火车,倒了好多趟去青岛看他,发现王宁宿舍里满墙都贴着我的照片”,终于1989年王宁调回了北京,他们也结束了异地相思之苦。

在王宁眼里,刘纯燕很快乐也很阳光,在家刘纯燕说十句话,他只说一句话。“她一般躺下去几分钟就着了,都是儿童思维,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的。”去年4月,53岁的王宁正式离开了《新闻联播》的主播台,刘纯燕在微博上转发了这条新闻,感慨“平平淡淡才是真”,她说,其实一直都能体会到王宁在工作中面临的压力和不易,“我和女儿几乎不看他播新闻,因为看着就揪心。他的职业确实很高压,不能出错,总怕一看就看到他播错。”

妈妈受欢迎令女儿吃醋

在金龟子的印象中,十月怀胎是她最快乐的日子,期待着“小金龟子”诞生的过程中,也没停了做节目,依然在镜头前和小朋友们疯玩。曾有报道称为了工作,刘纯燕晚了十年才要小孩。“还真不是别人说的那么伟大。我们其实就随着自己的心态来安排人生,王宁也一直很尊重我的意见。”

1999年4月,“小金龟子”诞生,小名娃娃。妈妈很受小朋友的欢迎,娃娃却因此吃了醋,记得她一岁四个月的时候看到小朋友围着妈妈要签名,踉踉跄跄地边跑边嚷着,“朋友,别动妈妈!”后来刘纯燕也给娃娃留起了金龟子发型,问到原因,她笑着说既然有“亲子装”,为何不搞个“亲子发型”,“发型师给我剪完给她剪,多方便啊,总比留光头强(笑)”。

现在的娃娃已是大姑娘了,一头长发,美貌大方。“我常告诉娃娃你就是王宁和金龟子的女儿,想改变是不可能的,虽然会有 一些不习惯的地方,但好的地 方肯定有很多,而你只能努力 地去做得更好,不要太考 虑别人的想法。”娃娃笑 着说妈妈的心态一直很 好,似乎永远在青春 期,母女俩就像朋友, 被问到刘纯燕如何维 持童颜永驻,娃 娃抢着说,“嫁 个好老公、生个 好女儿。” (《新京报》 周慧晓婉)

新闻推荐

热心公益的草根儿歌手 “蓝天大妈”王爱淑:习惯了做好事儿,不帮忙心里老不踏实

王爱淑(右二)幸福的一家人。半岛记者于田乐四年前,凭着自己作词的一首《蓝天大妈夸青岛》,“蓝天大妈”王爱淑荣获第四...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