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坦3年 他让“青岛医生”留美名

青岛早报 2018-08-13 04:52 大字

早已经习惯了印度洋海水拍岸的涛声,最思念的还是家乡的那片海;在坦桑尼亚亲手种下的香蕉树已硕果累累,萦绕在心头的还是岛城街头的浪漫樱花。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坦桑尼亚,第24批援坦医疗队队长、市立医院眼科医生朱健不惧疟疾、霍乱、艾滋病等传染病,克服停水停电、相对恶劣的生活环境,忍受着对故乡和家人的深深思念,将全部精力用来救治素不相识的非洲患者,用自己的奉献与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居民的尊重,在当地留下了“青岛医生”的美名。前天,作为第24批援坦医疗队最后一名回国的队员,朱健圆满完成为期三年的医疗援助坦桑尼亚任务,在家人、同事的期盼中顺利抵达青岛流亭机场,市卫生计生委、市立医院集团的领导和朱健的家人前往机场接他回家。

破格获批加入援坦医疗队

“今年援坦桑尼亚医疗队第24批任务由青岛市三甲医院承担,要求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年龄45岁以内,能独立熟练掌握常见病的手术治疗,专业有眼科,骨科……”3年前,已经47岁的朱健得知组建第24批援坦医疗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了名。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报名参加援坦医疗项目了,8年前他第一次报名但没能加入,让他多年来遗憾不已。这次为了顺利加入援坦医疗队,他利用休息时间复习英文,最终顺利通过省卫计委的政审、面试和英文考试。但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项目不但是技术选拔,更是体力的考验,一般队员的年龄要求都在45周岁以下,当时已经47岁的朱健因为坚决的态度,获得了破格批准。

“在报名前,我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我的家人也给了我最大的支持。 ”朱健讲述,他的父亲早在1979年就曾响应国家号召进藏提供医疗援助。朱健从小就听父亲讲过援藏时的艰苦。朱健说,父亲这种奉献精神一直激励着自己,让他选择了学医治病救人,也让他选择了一次次报名参加医疗救援公益事业。在2006年至2007年期间,他曾前往新疆阿克苏进行医疗援助,

“3年前我从青岛出发时,儿子刚刚参加中考,等我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是医学院的一名准大学生了。 ”提起年事已高的父母,还有妻子和儿子,朱健觉得亏欠太多,难以弥补。

精湛技术给非洲患者带去光明

初出国门,来到遥远的非洲,他被分配到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的姆希比利国立医院,这是坦桑尼亚最好的公立医院,人员配备和设备都是全国最好的,但实际条件却远远比不上中国国内。眼科是非常精细的科室,需要大量的精密仪器,手术设备。姆希比利国立医院仅有的设备不仅陈旧,有的还不能正常工作,另外药物品种少,远远不能满足临床要求,很多时候需要患者想办法自己到外面购药。

“当地眼科患者数量很多,肿瘤和外伤患者占很大比例,另外就是白内障患者较多,但受到条件限制,治疗的方法非常有限,只能做几种基本的手术。 ”朱健说。 3年里,朱健将治疗眼科疾病的精湛技术带到了坦桑尼亚,为当地很多患者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驾车上千公里为居民义诊

由于驻坦桑尼亚医疗队穆索玛分队及塔宝拉医疗分队没有眼科医生,朱健除了在达累斯萨拉姆完成本职工作外,前往上千公里外参加义诊活动更是常事。他经常要开车在当地颠簸的土路上行驶五六个小时,前往坦桑尼亚最偏远的山区和农村,为当地缺医少药的居民提供医疗卫生宣传和最大限度的医疗帮助。朱健还记得2015年,他来到坦桑尼亚参加的第一次大型巡回义诊,第一站就是马拉省塔里梅地区,这是坦桑尼亚的东北偏远地区,距离肯尼亚边境仅几十公里。当地医院仅有6名注册医师,却为附近大约40万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缺医少药现象非常严重。朱健作为当地急需的眼科专家获邀从达累斯萨拉姆飞往穆索马,乘车在土路上颠簸了90多公里,与当地的中国医生们一起开展义诊。当天朱健和中国医生们粒米未进,滴水未饮,当天共诊治300多名复杂患者,很多患者在多个科室就诊,并免费发放折合人民币1.5万元的药物。

青岛“老大哥”3年瘦24斤

今年50岁的朱健不仅是第24批援坦医疗队队长,还是援坦医疗队中6名青岛医生中的“老大哥”。记者在机场见到朱健时,第一感受是 “他怎么又瘦了”。在2016年市立医院百年院庆的晚会现场,记者曾经采访过在坦桑尼亚提供医疗援助满一年,获准回国探亲的朱健,同事们介绍,当时的他比出国前已经瘦了整整一圈,而时隔近两年,再次见到朱健时,他又黑瘦了许多。朱健讲述,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中部,赤道以南,自然风光令人震撼,但生活和工作条件却非常艰苦。当地黄热病、疟疾、霍乱、裂谷热等传染病流行,因为是援坦医生中年龄最大的一个,朱健到坦桑尼亚后第一个患上了疟疾,虽然出国前他们携带了青蒿素等抗疟疾药物,但作为医生每天都要跟当地患者接触,很容易被传染。朱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感染疟疾,导致他的体重不断下降,在坦桑尼亚援助3年,朱健的体重从出发前的150斤,瘦到了现在的126斤,整整瘦了24斤。

开荒种菜解决吃饭难题

坦桑尼亚生活物资匮乏,生活用品依赖进口,所以物价很昂贵。援坦医生每个月有200多美元的生活补助,但在当地仍然入不敷出。 “当地人一天三顿吃‘乌伽黎\’,就是一种用手抓着吃的玉米糊,青岛人根本就吃不惯这种食物,只能买食材自己做。但当地的蔬菜种类非常少,物资供应也很困难,有时候花钱也买不到食材,想吃大蒜大葱都要从中国进口。 ”朱健说,他们最常吃的蔬菜是被戏称为“吉祥三宝”的西红柿、洋葱、土豆,因为每天都吃这么单一的食物,每名队员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

作为援坦医疗队的“老大哥”,朱健手把手教会了很多中国医生炒菜做饭。他不但每天逛菜市场,给同事们淘换新鲜蔬菜,还带头在驻地院子里开垦了一块大概30平方米的菜地,种出了大葱、白菜、韭菜、豇豆、萝卜,保证大家每餐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我们还种下了4棵香蕉树,今年我离开时香蕉树已经果实累累,也算是我们留给后续中国援坦医生的礼物。 ”朱健说,最难的日子是他在坦桑尼亚的最后一年,去年年底,第24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圆满完成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任务,5名朝夕相处的伙伴回家了,朱健作为第24批医疗队的队长,同时还是负责医疗队财务工作的会计,需要跟第25批援坦医疗队交接工作,帮助他们适应坦桑尼亚的生活,因此他的援助期延长了一年。这一年时间里,朱健克服了心理上的孤单,用认真负责的医疗救援工作充实着生活,圆满完成了3年的医疗援助任务。

相关链接

为坦桑尼亚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从1963年向非洲派遣第一支援外医疗队开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向非洲51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约2万名医生,救治了数以亿计的非洲病人,为当地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目前,中国医疗队仍在非洲的43个国家和地区辛勤工作。在非洲东部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来自中国山东的医疗队已经在多个医疗点治病救人数十年。市立医院工作人员介绍,该院自1968年开始向坦桑尼亚派出医疗队,迄今已经有15批,共26人。中国医生坚持不懈地开展援外医疗工作,为坦桑尼亚人民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本版撰稿 摄影 记者 黄飞 通讯员肖海青 单琳

新闻推荐

青岛国际帆船周十年 近40项活动打造海洋盛会

参加青岛国际OP帆船营暨帆船赛的小选手在赛前调整帆船,准备出征。□记者薄克国报道本报青岛讯8月10日晚,...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