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医疗插上腾飞的翅膀 智慧医疗发展,助力岛城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半岛都市报 2018-08-09 07:34 大字

半岛记者王鑫鑫实习生李玉清

一号通、电子病历、远程会诊、“沃森医生”、互联网医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医疗开始大踏步跨入“大数据”与“智慧医疗”时代,在青岛市卫计委的号召下,青岛各大医院纷纷布局智慧医疗,优化就诊流程,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2017年2月27日,经过近两个月的开发和测试,青大附院互联网医院正式启用,成为山东省首家综合类互联网医院。“在智慧医疗建设方面,青大附院一直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青大附院信息管理部主任徐浩介绍,互联网医院是建立在云端的,患者就诊时,全程保存三路音视频:患者一路、医生一路、医生电脑屏幕一路,既保证了安全,又便于追踪。互联网服务应用方面,2017年又上一个新台阶,支付宝生活号和微信服务号关注人数超过180万。2017年4月27日,沃森肿瘤诊疗中心开诊,在市南院区和西海岸院区各设置一个诊室,是对医疗AI的一次尝试,截止到今年3月份,接诊患者1100余例,居全国首位。

齐鲁医院青岛院区自在青岛开诊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打造“互联网+医疗”的模式。2013年12月,齐鲁医院青岛院区正式开诊后,实行电子病历系统。医生出具的诊断、用药等情况全部录入电子病历中,无需手写,让看病变得更方便。因此成为山东省首家门诊和住院都实行电子病历的医院。电子病历,就是将医生手写的过程改为电脑输入,患者每次就诊的诊断情况、用药情况、病人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全部录入电子病历中。等下一次病人再来医院就诊时,只要一刷卡,接诊医生就能从系统中看到患者过去所有的接诊情况。电子病历响应了青岛院区“无纸化”的号召,节省资源,方便患者。

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信息化布局和发展,也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智慧医疗信息网络平台,百年医院在智慧医疗变革中焕发出崭新面貌和蓬勃生机。2017年,移动医疗和移动护理系统全部上线,发放移动护理车180余台,医生移动查房车170台,护理Pad450余台,医疗Pad1100余台,市立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家所有医生都配备智能Pad的医院。市立集团以“青岛市区域诊疗卡”为载体,完成医卡通系统的升级改造,成为市卫计委第一家接入区域平台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居民可持社保卡或区域诊疗卡进行预约挂号、充值、看病、费用结算等,大大简化了就诊流程,缩短了挂号、缴费、结算时间,避免了多次排队的烦恼。2017年4月,“沃森智能肿瘤会诊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患者在市立集团就能得到全球大数据下,应对肿瘤的最佳诊治方案,成为青岛医疗精准化、服务便捷化、管理精细化的开拓者,标志着青岛进入智能医疗新时代。“远程会诊中心”实现了对上下级医院的互联互通,实现了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四川华西医院等国内、国外知名医院的远程会诊,构建起国际化的医疗联合体资源共享平台。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推出了21项举措。智慧医疗是其中一方面。一号通项目多维度不断完善,为更加方便患者,在慧医app手机端、微信公众号,可以在线按时段预约挂号,当日挂号,在线缴费、在线查看检验检查报告、真正让患者“少跑腿”。全面实行预约诊疗,优化预约流程,开通青岛市居民健康服务平台预约、慧医app预约、官方微信预约、电话预约、诊间预约、自助机预约等多途径的预约挂号手段。医院门诊各楼层设有多台自助机,为患者提供自助挂号缴费,提供诊疗卡、医保卡、银行卡、第三方微信支付等多种支付手段。支持病历、检查、检验自助打印。诊间实现了诊疗卡和医保卡支付。预约到点的自动排队叫号系统。有效掌握医生在岗人数、患者就诊等候人次,优化医技科室检查流程,实行检查预约制,通过预约,尽量为住院患者提供一次性完成检查,避免多次折返各检查科室。

新闻推荐

小区来了城管执法工作站 西海岸新区在16个街镇151个小区推行

执法人员组织拆除长兴岛街137号违法建筑。文/图半岛记者王洪智通讯员周欣王侃报道本报8月8日讯8月8日,半岛...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