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之下“舍得人生”

半岛都市报 2018-08-05 06:40 大字

A13~A14

宣纸镂胜《虎瓶》

文/半岛记者王丽平图/半岛记者高芳谷朝明

说起“镂胜”,很多人可能都很陌生,但它的衍生品剪纸应该人人知晓,剪纸为阳刻,镂胜为阴刻。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吟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记晋风”。“镂金作胜”即为镂胜,“镂”即镂空、雕刻,“胜”即用来雕刻所用的金银箔或丝帛、树叶、纸等材料,镂胜即镂刻而成的艺术作品。作为剪纸的前身,镂胜历史悠久,2001年四川成都出土了一张商代晚期的金箔镂空作品——“太阳神鸟”,说明镂胜技艺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但传至唐代之后便神秘地消失于历史云烟之中,以致当代人对镂胜知之甚少。

作为当代“镂胜第一人”,孙健用30余年的坚守,诠释了手工匠人的技艺和用心。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在给上合国家的“国礼”中就有三幅金箔镂胜作品,这三幅镂胜作品的作者就是孙健。在上合峰会期间的艺术展览和青岛艺术博物馆的“齐风鲁韵”展区内,都有孙健镂胜作品的身影,这些作品以独特的韵味,向世人展示着镂胜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精湛魅力。

家学渊源滋养艺术慧根

在城阳区的镂胜艺术工作室前,记者见到了孙健,中等个头、精干沉稳,给人不怒自威之感。他身后的那座青砖黛瓦、红木飞檐的仿古建筑就是他的中国文化遗产镂胜艺术工作室的所在地。

走入工作室,不如说是进入了一座美术博物馆,满目尽是琳琅满目的镂胜作品,有百余幅之多。展架上的镂胜摆件,材质以金箔、银箔为主;墙上挂着的镂胜作品,材质主要为宣纸、丝帛等。作品的题材也丰富多样,如京剧人物、梅兰竹菊、飞禽走兽等,孙健试图用刀刻画出他脑海中的大千世界。

孙健现在是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基础教研室副教授。据孙健介绍,他的外公是一名民俗雕刻艺人,从小在外公的熏陶下,他特别喜欢传统艺术,5岁时便拜东北当地有名的书画大师学习国画,在老师的严格教导下,最初学画的三年,“什么都不画,只画线。”孙健说,“在国画中,线条至关重要,用线可以表达出所有意象。”直到线条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在笔下延伸才罢休。

正是小时候勤奋的国画训练,为日后孙健创作以线条为根基的镂胜打下坚实的基础。11岁,孙健从考古资料中发现镂胜艺术的存在,这让对线条无比热爱的孙健彻底着迷,他同师傅一起研究这个此前不为人熟知的艺术形式,甚至为了研究“胜”的含义,上世纪90年代末,找到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让他帮忙查找“胜”的解释。2001年金沙遗址出土的金箔镂胜作品“太阳神鸟”,更加坚定了他复兴这门古老手工艺的决心。

精益求精的钻研,让研究镂胜30年的孙健成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和民间艺术制作大师,也是青岛市唯一一位工美行业与民间手工艺跨界的省级双料大师。

刻画一只虎需几十万刀

孙健的众多镂胜精品之作中,《八十七神仙卷》是颇为典型的代表。相传原作是由“画圣”吴道子所绘。孙健的这幅镂胜作品全长18米,采用宣纸镂刻,融合了49种刀法,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创作而成。整幅作品在棕色宣纸上用明快又有生命力的线条刻绘了八十七位列队行进的神仙。每个人物都造型优美、体态生动,那冉冉欲动的白云、飘飘欲飞的仙子,使整幅作故具有“天衣飞杨,满壁风动”的艺术感染力。

潘天寿曾评论原画:全以人物的衣袖飘带、衣纹皱褶、旌旗流苏等的墨线,交错回旋达成一种和谐的意趣与行走的动。孙健的作品就将这种飘逸与灵动用线条完美地呈现出来,将中国传统工笔画渲染技法与刀锋有机结合。细看下来,每个人物都是由无数条细如发丝的镂空线条错落有致地组合而成,所有线条密密麻麻却又线线相断,产生千丝不落之感。在笔锋上刀刀藏锋,就像中国书法讲究的笔意藏锋,每条线都有毛笔在纸上书画的效果,轻盈明快。

此外,还有一幅《虎瓶》宣纸镂胜让人惊艳,只见棕色的背景上,一只白色老虎威武生猛,展现出了百兽之王的气魄。细看下来,这只栩栩如生的老虎是由无数条比头发丝还细的条纹组成,就连老虎眼周围最细小的绒毛都呈现了出来。孙健说,这只老虎他用了几十万刀才刻画出来。

悟道舍弃即为人生之道

目前,孙健正在创作一幅金箔镂胜《清风满堂》,他向记者展示了镂胜的创作过程。首先将所创作的内容在白纸上勾勒出来,然后将白纸覆在金箔之上,对着白纸上的图画进行镂刻,用减法思维将想要呈现的内容去除,同时白纸之下的金箔也镂刻出同样的作品。

“别看说着简单,想要做好是有难度的。其关键在于一条线条是由两刀组成,如何将两次落刀完美协调,达到藏锋收尾、线条流畅,需要长久的功力。”孙健说,每次创作,他都要屏住呼吸运好气,这样才能达到线条的连贯流畅。一旦一刀落错,就会导致整幅作品前功尽弃。

与剪纸“留下想要呈现的”创作理念不同,镂胜是去掉想要表达的内容。“这融合了哲学的概念在里面,即把空无呈现出来。”孙健说,将光打到这空无的意象上,就会在墙上呈现出另一种表达。这样的理念也对孙健的创作轨迹产生影响,现在他将主要精力放在对镂胜的传承发扬上,让这一“无”的艺术星火燎原。让孙健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对这古老的技艺感产生兴趣。

孙健的一位徒弟今年考上清华大学工艺美术方向学术研究生,“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工艺美术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研究专业。”孙健说,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比自己创作出绝世佳作都兴奋。接下来,孙健计划5年内建设一座镂胜艺术博物馆,将自己和学员所有镂胜作品呈现出来,让人们能免费观看到这门古老技艺的艺术魅力,让这门技艺在刀刀线条中传承下去。

孙健的镂胜作品《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新闻推荐

《一出好戏》《小偷家族》等47部电影扎堆,谁能笑傲暑期下半场

这个夏天,与炎热气温成正比的是电影市场的火热。《我不是药神》上映30天,票房突破30亿大关,成为内地影史第5部票房破30亿的...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