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老街巷即景

半岛都市报 2018-08-03 07:25 大字

侯修圃

人间情

住在老城,每天要为生活奔忙,不单是为油盐酱醋菜,也有无事遛弯的时刻,老城的气息交织着海风的咸腥味扑面而来,没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倒有“夏风徐徐啼晓鸦”的意韵。

夏日中午,太阳的炙烤,街上的大嫚、小媳妇打着花伞,休闲装罩着毛边牛仔短裤,行头别致而有风韵,也有的吊带裙配上墨镜就多了一份浪漫,偶有老人用帽盖遮阳牵着小狗步履蹒跚。小饭店似是汽车屋子,只好在法桐树荫下支起几张简易桌子,几把简易折叠椅子,三五个汉子,围成一桌,趿拉拖鞋,赤身露背,只有裤头才能遮羞,桌上辣蛤蜊、油炸花生米、拌菠菜、辣子鸡已杯盘狼藉,炸肉串的铁条横七竖八,每人面前尚有半杯散啤;喝酒的人姿态各异,有的一只脚踏在椅面上双手抱着膝盖,有的双手抱肘,也有的用牙签剔着槽牙,听着大嘴汉子神侃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的戏剧场面。我无意听他们海侃神聊,但我觉得这是青岛的夏日街景,也是青岛小哥的脾性,虽有点不雅,但毕竟有“笑冬不笑夏”的古训。

拐角处,是一个水果店,这个水果店有年头了,我搬到观象山居住也近30年了,一直买卖不错。也许沾了观象路1号萧红萧军故居的光,也许是雄踞“路三叉”的地理位置,说到家,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看到萧红故居,就想起前几天读了薛原写的“中午从萧红故居门前路过”的散文,很有味道,至今言犹在耳,薛原读书人、才子。我经常路过就写不出来。

我是出来买馒头的,不去想那么多了。走进斜对过低价超市,想起残疾诗人马立彦,原苏州路5号这地儿拆迁前就是马立彦居住的平房。上世纪70年代,在文友的带领下我去过一次他家,使我在心灵上受到震撼。马立彦从小婴儿瘫,他不会走几乎就是用屁股挪,他靠顽强意志而自学成才,成为青岛闻名遐迩的诗人。上个世纪80年代前,他一直是市北街头诗画的编辑之一。毫不夸张地说,不少知名诗人、作家曾得到过他的指点。

我虽然没有求教于马立彦,但许多文友对他的褒奖,在我心里立起一块丰碑!这个店的馒头好吃我是常来光顾的。

下午三四点钟,我常常出来遛弯,有时也拉着小车到莱芜一路买菜。其实,买菜也很有趣味。汪曾祺就很愿意买菜:“提一菜筐,逛逛菜市,比空着手遛弯儿要‘好白相\’。”是的,他买菜不仅欣赏五颜六色菜品的灵动,而且构思做菜的过程和菜的搭配,所以文人圈汪曾祺做菜是有名的。难怪聂华苓和丈夫保罗·安格尔从美国来北京访问,点名让汪曾祺亲自下厨做菜,以饱口福。所以美食家的桂冠自然戴在汪曾祺的头上。我当然没有汪曾祺那两把刷子,然,老伴夏天厌食,也只得每天变着花样打发她的舌尖。

回来路上,留意几个老楼门口,常常支一个小桌,也有一个方凳,一把紫砂壶几个茶碗,三两人敞胸露背坐着马扎子,喝茶聊天,这些中老年人惬意的度暑方式也是青岛的古风,我来青岛60多年就是这种场景。拐过苏州路口,坐落在江苏路上一幢新大楼有一个肉铺,门外小桌上常年放一个棋盘,两把椅子,只要阴凉过来,就有老年人在这里对弈,我走到这里总要站下看两眼,有时肉铺的小伙子只要没有买卖,也出来看热闹,也许他很喜欢下象棋。这也是青岛的老传统。这也是青岛的市井文化,即使新城街巷也会有其影子的。

新闻推荐

把管乐知识带进课堂 青岛市南区发展特色艺术教育

本报讯(记者杨明清通讯员匡润金)近日,世界顶级铜管重奏组合——德国铜管重奏团的管乐大师走进青岛市南区校园,对学校的“小管...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