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装演讲,名人效应
一幅平面图(右下图),说明了青岛市民众教育馆的构成和各部门方位,那么这些部门都有哪些特色活动呢?
青岛市文学学者鲁勇先生,在他的《民众教育馆:老青岛文化中心》中提到各部门的分工,如今回溯,有不少部门搞过一些有意思的活动。
讲演部,顾名思义是讲演,主要分为五种讲演方式,第一种是露天讲演,一般每周讲演四次,地点在四方路三角地、栈桥、大窑沟、东镇等地。讲演内容有介绍东三省、国货展览会、华北运动会,提倡戒毒,反对吸大烟。
第二种是室内讲演,他们利用剧场、说书场、曲艺场等,在正式演出之前进行演讲。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告诉半岛记者,曲艺名家刘泰清在民教馆表演西河大鼓之前,就得先讲一段吸毒、赌博的危害,颇为有趣。
第三种农村讲演,在农村集市进行演讲,如在李村、沙子口、薛家岛、浮山所等村庄,讲演内容有农民在国家的地位,法律常识、渔民知识等。
第四种形式是化装讲演,为了吸引观众利用滑稽剧等形式,有的还加上魔术。演出内容有提倡国货、扫除文盲等。提到化装讲演,翟广顺先生称,1934年7月29日晚,民教馆举行了一场《唤起民众,注意卫生》的演讲。演讲者穿着“苍蝇”“蚊子”“臭虫”的装束,边表演边描述虎烈拉(cholera)痢疾的危害及预防办法。当时有媒体称:演讲效果极好,“化装精备骇怪,颇易警人”。
第五种形式幻灯讲演,在讲演中配上幻灯画面,堪称时髦。
康乐部包括游艺部、体育部,可以说,民众教育馆是青岛民众艺术的中心,经常举办一些游艺会也叫同乐会,现在叫晚会。如1934年春节举办了“民众同乐大会”节目中有相声《抢三本》、梨花大鼓《昭君出塞》、河间大鼓《大烟叹》、西河大鼓《华容道》、双簧《解毒品》等。还有国术(武术)训练班组织国术学习,包括拳术和器械。康乐部还组织一些学习班,如国乐(民乐)研究班,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书词训练班培训民间曲艺艺人,类似于现在的兴趣培训班,只不过现在针对于青少年,而当年不受年龄限制。另外,还开办有民众娱乐室,设有各种棋类、乒乓球等活动。
科学部设有科学仪器实验室,陈列有生理卫生、生物、物理等方面模型仪器,每年有近一万人参观,还组织实用物理,应用化学等学习班。
图书部设立有图书馆,到1937年有藏书一万七千余册,还设有报刊阅览室和图书阅览室。书报阅览是青岛民众教育馆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主要采取民众阅报牌、流动书库和图书阅览室等方式。
鲁海先生说,因为当时的青岛已经名声在外,不少大会在青岛举办。1936年,中华图书馆协会和中国博物馆协会联合年会在山东大学开幕。曾任当时的交通总长的叶恭卓任大会主席,他讲到青岛文化有很大的进步,其中就有民众教育馆的建立和各项工作。民众教育馆馆长苟孟龙作为青岛市代表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朱光潜、蹇先艾、李石曾等人参观了民众教育馆,都给予较高评价,认为青岛群众文化和教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当时的青岛市长沈鸿烈曾经提出,凡有全国学术会议在青岛进行,应邀代表为青岛作一次学术报告,马寅初就曾在民众教育馆作报告,这一次会议苟孟龙邀请了朱光潜作报告。“劫夫来青岛也在民众教育馆作过报告”,鲁海先生说,劫夫曾是他的母校江苏路小学的音乐老师,“校歌就是他做的,我的同学、昆曲大师丛兆桓80多岁了,至今还记得歌词”。
在民众教育馆,还有一个核心式的人物:王秉心。他是云南人,供职于民众教育馆,组织讲演活动,编写讲演词,也为曲艺艺人编写新的书词、唱词,相当于编剧。“他与左翼作家艾芜是同乡也是朋友。1934年艾芜漂泊到济南,王秉心写信给艾芜建议他来青岛,于是艾芜与妻子来到青岛,王秉心帮他租赁住房,艾芜在青岛写作并有了他们第一个孩子”,鲁勇先生称,陈荒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文化部副部长兼电影局长)、章晶修也来青岛,与艾芜一样认为青岛环境适于写作,艾芜又写信邀沙汀来青岛,于是“左联双臂”的艾芜和沙汀都在青岛,他们也都去过民众教育馆。
寓教于乐,答疑解惑
当时民教馆最先进的,是开办了广播。
1933年6月,为了传播7月12日到15日在青岛举行的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的消息,青岛市政府在民众教育馆内创办了青岛无线广播电台。
运动会后,电台继续使用,由民众教育馆负责指挥监督,并在李村、沧口、九水、阴岛、薛家岛各乡区建设了办事处,设收音机一架,以便报告行政工作及宣传社会教育的作用。全天播音9小时,每日晚7时起,全市乡区共有收音机五架,收听放送节目。节目类型有针对如观象台的科学节目,农林事务所的农林节目,律师公会的法律节目,还有民教类、科学常识、评剧或国乐类、讲演类等节目。直到1938年1月,青岛被日军侵占,电台停止播音。
电影也是民教馆的教育民众的有利渠道。
提到电影,读者肯定觉得与娱乐有关,其实也不并尽然,毕竟,民众教育馆做一切活动都是以教育为初衷,所以电影也有着浓重的教育意味。教育局局长雷法章“饬令教育馆馆长张俊图在教育馆内筹备设立电影院,为此教育馆构置了一架影片映放机,并与全国电影协会及金陵大学电影部订立合同,租用教育影片”。
那么,电影都是什么内容呢?科普知识。青岛市民众教育馆教育电影开办于1934年9月,开办以来,先后在青岛市立民众教育馆、市区内各中小学校、各电影院、沧口民众教育馆等处轮流放映:当时上映的教育(科教)片主要有《驱灭蚊蝇》、《养蚕》、《国术》、《陶器》、《酱油之速酿》、《黄河文化》等。教育(科教)片上映后,观众积极踊跃,如1934年12月13日在太平路小学公映教育影片,“市内各小学均整队往观,颇为踊跃”。当然,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在放映教育电影也会时常加杂一两部滑稽片,如1934年12月在民众教育馆放映第六期新片时就加映了由卓别林主演的《银行工友》。
民教馆图书馆有一个小部门的设立现在看来非常有意思。
这个小部门叫民众问字处。顾名思义,是以解除民众文字上疑义及书写上困难为宗旨,职务由图书部职员分任。每天,午后二时至五时,只要民众有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短句,都可以到这里询问,还可以请求代笔书写普通信札、普通应酬文件和契约簿记等。类似于早年间私塾先生的兼职。
甚至,民教馆还会设置民众扫盲课堂,鲁海先生说,他的母亲当年是家庭妇女,不识字,在响应下,参加了兰山路小学识字课堂,要达到认识一千个字、学会基本加减乘除的要求,“我当时在那里上幼儿园,我和母亲一起去上学,就跟同学一样”。可惜的是,没等毕业,抗战爆发,课堂戛然而止。
1937年12月,民众教育馆闭馆。抗战胜利以后重建青岛市民众教育馆,馆址改在了泰山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作为了市北文化馆。
另外,民教馆还成立了附属设施——简易民教馆,沧口简易民教馆成立于1934年9月,馆址为沧口小学旧址(今沧台路)。下设图书、讲演、游艺三部,其中图书馆是将胶澳商埠时代在沧口大马路上设立的“公立通俗图书馆”归并而来的。市立民众教育馆康乐部主任李文晟因成绩卓著调为该馆馆长。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知识、娱乐等教育推广活动。由于阴岛、薛家岛两处风气闭塞,民智未开,市立民教馆分别于1933年8月在薛家岛成立民众教育馆,1934年1月在阴岛成立简易民教馆。“这三处简易民众教育馆规模较小,当时称市立民众教育馆为总部,三馆均备有无线电收音机,收受总台各种报告,所有该区内一切通俗教育事务,均由该馆办理”。
其实,当年的民众教育不仅仅限于馆内,青岛收藏家邹勇先生告诉半岛记者,1937年,曾任无锡民众教育馆馆长的作家芮麟编了一本《民众家事讲话》(青岛市教育局出版),主要讲的是家庭关系、家事管理、家庭经济、家庭卫生,非常实用,比如教人理财、记账,比如叫人急救预防疾病等。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王爱科7月28日下午,由可恩口腔医疗集团主办的“数字化3D导板种植”发布会,在青岛可恩口腔医院市北分院召开。...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