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埠岭母亲河的前世今生(二)
半岛记者徐抒彦整理
错埠岭南河不仅是全村的水源地、孩子们的乐园,还是全村农业灌溉的水源。
南河上游是山地,地势比较高,流经错埠岭村的区域地势比较低,河两岸相对比较平坦,每年夏天发大水,村前的大街上积水得有半米多深。当时,南河两岸都是土地,山上流下来的水,来得急去得也急,较大的水势把河两岸的土地都侵蚀了一些,日积月累,河道就越来越宽,居住在村前的居民们都有点担心自家被河水淹没了。
那个年代,村民们以农业为生,靠天吃饭,土地就显得尤为重要。眼看着河两岸的土地被流水慢慢侵蚀,勤劳的错埠岭村居民坐不住了,上世纪50年代,错埠岭村民齐心协力,把河两岸用石头砌起来一道墙,重新把土填起来,既能防止住户被河水淹没,又防止水土流失,扩大种植面积,一举两得。有了河水的滋润,两岸的土地非常肥沃,靠近河流,村民种地时遇到旱天,挖口井也很浅,灌溉非常方便。
今年80岁的老错埠岭村居民肖相吉说,刚开始,错埠岭村的居民都种植庄稼,把粮食卖了换钱为生,但是,那个年代,人们的口粮都是统一供给,种了粮食不是自己吃,反而种蔬菜能来钱快一些,看到了蔬菜的商机之后,没几年,大家就慢慢开始种植蔬菜为生了,能种菜的就全都种菜了。有了错埠岭南河灌溉的有利条件,错埠岭村的蔬菜长势非常喜人,产量颇丰。
人民公社时期,包括错埠岭在内的6个大队供应全青岛市人吃菜,是岛城人民的“菜篮子”。当时,由蔬菜公司负责统一调度,每个生产队要负责给自己对应的菜店送菜。据肖相吉回忆,他当时是负责送菜的人员之一,最远的地方能送到20多里路之外的沧口娄山后,几乎是天天都要到娄山后去送菜,每次都是推着车,步行着去送菜,路上还有不少上坡,虽然累,但是觉得很自豪。
现在还比较有名的岛城本地品牌“灯塔”牌酱油就是当时的沧口曲哥庄酱园出产的,没生产酱油之前,曲哥庄酱园主要生产酱菜,蔬菜公司每年都安排错埠岭大队给种一部分萝卜和一部分专门用来腌咸菜的瓜——酱瓜,收获之后给他们送去,后来他们不腌酱菜了才不给他们送蔬菜。
□半岛记者徐抒彦
辽源路街道前身错埠岭街道,地处市北老城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时代记忆。为了挖掘和传承错埠岭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历代错埠岭人留下的传统美德,历史文脉。《辽源路新闻》特开设《情怀错埠岭》栏目,面向辖区内居民开展有关错埠岭历史征集活动。欢迎广大居民踊跃投稿,我们将会择优刊发。记录历史,邀您发声,期待您的参与。
来稿请投电子邮箱:liaoyuanlunews@126.com。
“笔尖上的历史”征集令
新闻推荐
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 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将无处遁形
半岛见习记者姜荣通讯员管清敏近期,为进一步加强对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管理,打击各类非法安装和使用卫星电...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