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刨机驾驶员:趁着天热赶紧干
□本报记者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王斌
“一年四季只能穿裤子,常常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7月17日中午,在青岛永安路作业的李沧市政工程建设养护有限公司铣刨机驾驶员张召涛告诉记者,道路修护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给有“病害”的路面“动手术”:铣掉道路上不平整的部分,再铺上新层提高路面平整度。
张召涛负责李沧辖区市政道路的修修补补,平时的工作主要是检查道路上破皮、网裂、拥包、沉陷等“病害”情况,确定好施工区域后,开始铣刨工作。
“铣刨机操作起来很复杂,刀起刀落就要按18次不同的按钮。”张召涛习惯将铣刨鼓的一次起落称为“一刀”,为了保证操作位置的准确性,他要不停地探出头来,把每一刀下好。
“夏天雨水多,沥青道路容易出现各种‘病害\’,铺沥青气温越高,铺出来的效果越好,我们需要趁着天热赶紧干。”记者看到,一块区域修补完,张召涛就早已大汗淋漓,常常一口气就喝掉一大罐水。
永安路工作面完工后,记者坐到铣刨机的驾驶座位体验,感觉地面温度、沥青的热气和刺鼻的味道都火辣辣地往上蹿,不到两分钟,记者额头的汗水就直淌而下。记者放在发动机上方的一瓶矿泉水外壳已经“热”变形。
除了温度高,驾驶员可以活动的空间也非常狭仄,面积不到0.3平方米。由于发动机连续作业传到挡板的温度高于60℃,张召涛形成了“条件反射”——身体与挡板保持10厘米的距离。
“没有我们挥汗如雨,就不会有千家万户的车辆平稳行驶。想想这个,值!”张召涛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3日,青岛新视界眼科医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李沧区关工委主任等为医院授予“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牌匾。...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