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李村集,老教师“神复原” 历时近一年画下5.33米长卷呈现627个人物,堪称李村大集版《清明上河图》
形色各异的商贩、游人被描绘得惟妙惟肖。
孙树仁展示自己绘制的李村大集版《清明上河图》文/半岛全媒体记者徐杰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张伟
今年74岁的孙树仁是青岛62中一名退休的美术老师,前不久,老人历时近一年画了一幅画,一下子让他“成了名”。半岛记者日前来到孙树仁家中见到了这幅画作,该画作长5.33米、宽0.67米,描绘了627个形色各异的人物,尽可能准确地复原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繁荣的李村大集的景象,堪称是李村大集版的《清明上河图》。据了解,孙树仁一直想以自己擅长的方式为李沧的发展做点什么,这幅画便应运而生。“这是我画过最长的一幅画,也是青岛目前描绘李村大集最长的一幅画。”孙树仁称,这幅画将摆进李村大集博物馆,成为市民共同的回忆和见证。
留下美好回忆
复原李村大集
当记者来到孙树仁老人家中时,一下子被挂在客厅墙上的两幅巨幅画作吸引,一幅是《杨贵妃夜宴图》,一幅是《孔雀山茶》,两幅画几乎各占据了一面墙,色彩鲜艳、构图优美、细腻逼真,十分具有观赏性。这两幅画都是孙树仁画的,记者对他的绘画技术也有了初印象。尽管已是古稀之年,孙树仁的身体十分硬朗,走路脚下生风、说话语气铿锵,眼不花、手不抖、耳不聋,这对讲究细腻的工笔画来说十分重要。
孙树仁是青岛62中的一名退休美术老师,是土生土长的李沧人,“我平生有两大热爱,一是美术,二是李沧。这些年李沧发展转型非常迅速,我能感受到生活的日新月异。尤其以百年李村大集的搬迁升级和大集旧址的生态环境整治为代表,现在李村河边整治得多漂亮。”孙树仁说,他一直想以自己擅长的方式为李沧的发展做点什么,能让自己在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直到2017年,他等到了这个机会。
李村大集搬迁后,为了留下百年大集的美好回忆,李沧区开始了百年大集的史料征集整理工作,并计划筹建李村大集博物馆。“他们了解到我有比较强的绘画功底,又熟知和热爱李村大集,就请我画出上世纪五十年代繁荣的李村大集原貌图。”孙树仁说,在再现当年李村大集繁荣景象的画作上,他的这项任务在青岛尚属首次,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他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此事上。
准确再现景象
人物惟妙惟肖
“我从小就生活在李村河北岸,家紧靠着大集,那时候只要逢集就跑过去逛,对每一个角落都很熟悉。”孙树仁说,他72岁的老伴刘彩云小时候生活在李村河南岸,对大集也非常熟悉,在创作这幅画作的初稿时,为了准确再现当年李村大集的景象,“回忆”成了老两口平日里交流的主题。“每一幢房子是什么样的,挂着什么招牌,大集的不同地方卖什么都尽可能准确再现。”孙树仁说。然而,毕竟已经相隔了60多年的时光,有些细节拿不准了,于是老两口便开始寻访当年同龄的老邻居,通过他们的回忆和讲述,尽可能让每处地方都能在画作上“对上号”。
采访中,孙树仁起身将历时近一年完成的画作拿出来在地上展开,画卷从客厅南端一直延伸到最北侧的窗户。“这幅画长约5.33米,宽约0.67米,是我美术生涯中画过最长的一幅画,应该也是青岛目前描绘李村大集最长的一幅画。”孙树仁说。记者纵观这幅画作发现,画卷描绘的场景仿佛是用相机广角镜头拍摄出来的,近景是李村河水、稍远是河滩,商贩和赶大集的市民扎堆在此,再远一些是河岸和民房、商铺,远处与蓝天白云交接的地方则是老虎山、崂山等。
除了密密麻麻的平房外,形色各异的商贩、游人也被孙树仁描绘得惟妙惟肖,有的赶着毛驴、推着手推车,有的挑着扁担、扛着柴草,还有的围在一起看杂耍或坐在摊位上吃“馇锅子”……热闹的景象俨然是一幅李村大集版的《清明上河图》。“相比画出这些商铺,画出形色各异的人物更难了,一共四易其稿才算满意,画中共有627个人物。”孙树仁说,他还根据当年李村大集的分布复原了干草市、牛马市、木料市、茶摊、馇锅子摊、医院、废品店、学校、庙宇等,就连到李村河里挑水的人物也画到其中。
传承百年历史
将摆进博物馆
记者看到,这幅画作上的人物大小只有2~3厘米,在勾勒出人物线条后,还要给头发、面部、衣服、鞋子等配颜色。“上色用的笔尖和头发丝差不多,上色稍有不慎一幅画可能就毁了,所以工作量和严谨度都很考验人。”孙树仁说,由于画作的尺寸太大,家里没有合适的书画台,他只好把楼下的储藏间改成了画室。冬天画室里气温低至零下,他里外套好几层衣服坚守在画室作画。就连半夜也时常从睡梦中醒来,急忙在草纸上画上几笔,把新回忆起的人物形象记录下来。
孙树仁称,创作时自己得到了很多朋友帮助,64岁的邵良善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从水利部门退休的一名干部,邵良善对李村河十分熟悉,他经常对孙树仁的创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四易其稿中有三稿都有他提出的修改意见。
“孙老师能完成这样一幅画作,对传承百年李村大集的历史文化,记录李沧的发展历程有很重要的意义。更关键的是,他是不计得失、不计回报的。”邵良善说。据了解,这幅画作未来将摆进李村大集博物馆,成为大家共同的回忆和见证。
新闻推荐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金震报道本报7月5日讯近日,27届时报金犊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青岛理工大学广告...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