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子山”的传说

半岛都市报 2018-07-05 06:17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婷婷整理

围子山,位于刘家下庄地域的最南端,距村落约两华里,方圆约万把平方米,是村的七山头之一。

围子山是刘家下庄诸山头中具有标志性的一座远山,但其貌不奇,称山而无峰,是远古年代燕山运动晚期造化的一个较大石崮。俯视貌如一突兀山丘,崮的中央有一脸盆状的圆坑,深约半米,每逢雨天,便积满雨水,人称“脸盆石”,可供拾草洗涤等。有老人戏说,“这是张果老路过时留下的驴踢窝。”其“水盆”的西边,有一个人刻的棋盘石,当年,不少老年人说围子山是清朝中后期为防“红胡子”而建造的。整个围墙的空间约四五千平方米,围墙之北,有正大门。几百年来,围子山一直被人们琢磨、描绘和传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说,山上石城是用来自卫打“红胡子”的,有文字记载:“十梅山、午山、围子山等山头都有遗迹可寻。”刘家下庄的围子山就是当说者,也即因山上建围城而得名。

经查证相关资料,当年确有五色标志的捻军,其一支为佩戴红色标志的东捻军,于1861年、1867年两次进入崂山地区窜扰。与伦德老人所传,适相吻合。由此,人们对围子山更生有敬畏之感。其二,围子山周边的景物和所处的环境确有趣说。如“铲头石”“装篓石”“滑溜板石”等,均有来历。现在村里的老人常说,当年在近处山坡草木拾光时,就跋山涉水去围子山拾草挖菜,去者,常因在那里贪玩过晌忘了回家。有的老人曾笑着说:小子们,去,去爬围子顶,竖起耳朵听听“海牛”叫(德占青岛时期在大公岛附近为航船报警建的设施,戏称为“海牛”),再向东听听山神钟(午山庙钟声),向北,再听山影声(大声喊叫后两山谷碰撞的回音),如是,众顽童背篓带绳,步老人后尘随形而上。

围子山为防外夷入侵所建。据说,当年东捻军入崂山,是时,已经是一支骑兵,因高头大马不易在山区作战而退避三舍,故此围子山的筑垒也未派上用场,只留给人们这些逸闻趣事。遗憾的是,由于过去人们缺乏保护古迹的观念和其他种种原因,于1953年修建河坝时取石料于围子山,将其拆用。

老人常常津津乐道祖辈留下来的一些戏说,并用大鼓书的口吻唱和,言道:“围子山好威风,东打红胡子,西斩凶倭寇,山神在此谁逞狂,送他南海喂鱼鲸。”

(整理自《刘家下庄志》)

新闻推荐

近120场暑期活动市图书馆邀您参与

半岛全媒体记者黄靖斐7月至8月,市图书馆为读者们准备了近120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充满文艺气息的文化大餐。首先,市...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