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器官捐献移植“青岛模式”
从2014年开始,青岛市的器官捐献数量进入了一个快车道,每年都有较大增长,一方面是青岛市民文明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是青岛市有了国内一流的OPO中心(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团队——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以过硬的技术建立起了全链条的规范标准,他们通过努力,来承载器官捐献者的大爱,将捐献器官的利用率提高,让受者获得更高质量的器官,更好延续生命,整个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被国内器官捐献界称为“青岛模式”。昨天,早报记者专访了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臧运金教授,听他讲述器官捐献移植“青岛模式”。
目标
打造国家级器官移植中心
“我们近期的目标是打造国家级区域性OPO中心,以胶东半岛为中心,辐射周边省市,为众多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臧运金说,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成立4年来,肝脏移植、肾脏移植手术数量及手术质量均稳居全国前列、山东省第一,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更是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三。
臧运金评价,青岛的捐献氛围好,整个社会文明程度在全国比较有优势,包括遗体捐献、角膜捐献,前期都有很好的基础,特别是在医学教育方面、宣传方面做的工作都很好。这也是他2014年选择带领团队来青岛的一个原因,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器官移植水平的提高,也促进器官捐献,因为让器官捐献的家属,见到了捐献的意义,捐献器官能够帮助受捐患者延长生命,提升生活质量。所以,器官捐献工作,在器官移植水平提高的带动下,也会不断提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提高,也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仅在肝移植方面,青岛是肝病多发区域,前些年,很多肝脏衰竭患者都需要到北京、上海等地方去接受移植,而现在他们在本地就能完成这项治疗。 ”臧运金说,去年他们实施了113例移植,除了为青岛本地患者提供服务,还有近一半是为省内其他地市和周边省患者服务的,这一方面是因为青岛中心在全国的影响力提升,另一方面是青大附院能够提供一流的治疗服务。
流程
器官捐献利用有完整模式
今年1月份在青岛召开的2018年中国器官获取组织大会上,臧运金教授作了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标准化规范化平台建设青岛经验”演讲,被来自西班牙、伊朗、巴西等国家以及我国的200多名专家学者誉为“青岛模式”。“青岛模式是我们在器官捐献移植工作过程中经验的总结,是按照国家要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在红十字会的宣传、推动和监督下,将潜在捐献者都转到我们的OPO中心来进行规范化的死亡判定、器官捐献和利用,建立完整的成体系平台,整个过程录音、录像,完善档案资料,做到每个环节可追溯,并且还要有完善的移植后患者随访档案。 ”臧运金说。
“该模式的特色就是要把每位潜在的捐献者转运到我们医院,这在全国独此一家。转运到医院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加强救治,我们所有的救治设备在周边区域都是最先进的。如果确实救不过来,经过组织多学科专家按照严格的标准来判定,达到脑死亡的判定标准后,我们仍要为捐献者治疗,将待捐器官的功能维护调整到最佳状态,并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来配比合适的受者,提前做好手术准备,等待捐献者自主停止心跳后,马上开展后续的捐献器官获取与移植手术。 ”臧运金说,这样的一个标准化链条,能最大限度保证捐献过程的规范化、透明化,保证捐献器官的质量,让受者获得更好的恢复条件。
术后随访让生命更好延续
“每一位捐献者资料除了上报国家的系统,每个人也都留有捐献材料,做到实实在在可溯源,同时要保护捐献者的隐私。对接受移植手术后的患者也一样每人都有完整资料跟踪。 ”臧运金介绍,一个高水平的器官移植中心必须要有术后随访的支持,如果只是做手术,那这个中心是不完整的,要实现器官移植的长远目标需要长期随访。在青岛接受器官移植后的患者现在有活了15年以上的,并且依然很健康。
臧运金介绍,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有一个“青谊之家”,是术后随访和咨询指导中心,这个平台由专人负责,目前的随访互动做得很好,大家热心参与,患者也很配合,但他觉得还是需要努力提高水平,让受者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获得更健康的专业指导。器官移植还有很多生命科学目前无法破解的密码,这就导致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配合挺好的情况下,手术很成功,但是术后恢复各有不同。这不光是个体差异的关系,还牵扯到和捐献者的匹配融合问题,这都需要去研究攻克。
现状
移植技术已经是国内一流
在“青岛模式”中,捐献的器官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目前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的捐献器官利用率位居全国前列,平均每人捐献器官的利用率为3.07,就是1个捐献者会有3个以上的器官被利用起来,而这个数字在全国的水平是2.95,在美国最高为3.51。别小看这数字上微小的差距,这代表了生命,累积几个人就多一条生命得到挽救。
在器官移植的技术上,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一直在努力提高水平,让患者获得更多生命支持。 “我们上周六一天做了3例肝移植手术,只用了2个捐献者的肝脏,其中的一个肝脏分为两半,分别移植给了两名患者,一个大人,一个孩子。 ”臧运金说,使用肝脏分离技术,一个肝分成两半,不会影响功能。
谈到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团队的技术水平,臧运金说,他们的技术已经跨入了国内一流的水平。首先有国内最顶尖的肝移植优势,加上多年来的肾移植经验优势,在这两个优势的带动下,他们还根据国家许可,开展了心脏和肺脏的移植试点。“目前看,单器官的衰竭,只要有合适的器官供体,通过器官移植来恢复健康,改善生活质量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了。”臧运金告诉早报记者。
“器官移植技术是公认的划时代的技术,是最高端的生命科学范畴,过去单器官衰竭根本救不了。现在移植技术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被病患接受。”臧运金畅想,未来在这方面的发展,可能还会有其他更高端的技术,让器官移植成为一项普通的治疗疾病方式。
延伸:
捐献器官延续生命
器官捐献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在全国范围内的认识水平目前还是不够。所以一方面应提高大众捐献意识和认知水平,让大家看到效应,知道捐献能够造福人类,延续他人生命,另一方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做好捐献协调工作。
“公民逝世后捐献遗体和器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我认为我国在器官捐献工作中要坚持两个自信:一是文化自信,大爱捐献,爱心无限;一个是道路自信,红十字会介入的中国模式,包括‘青岛模式\’,都属于道路自信。 ”臧运金说,国家也有专门文件,鼓励党员干部逝世后捐献器官和遗体,2017年我国器官捐献量达到全球第二,树立了很好的国际形象。
本版撰稿 摄影 记者 孙启孟
见习记者 刘逸轩
新闻推荐
毒品藏鞋底带上外国货轮 没抵御住金钱诱惑,一外籍厨师贩毒被判死缓
半岛全媒体记者潘立超通讯员白树文孙佳报道本报6月26日讯26日下午,记者从青岛市人民检察院获悉,参与贩毒的外...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