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夏有凉风 ——梁实秋对青岛的赞叹和眷恋
张文艳
初夏时节,草木经历了暖风润雨,愈加葱郁。别离暮春,喧闹的色彩更加深邃。
五月的青岛,正式成为热门旅游城市,恰逢周末,大学路上游人如织,个别景点竟然排队拍照留念。鱼山路、福山路上的名人故居成为步行导航首选,然而,不少游人惊讶地发现,原来大多挂牌故居尚为民居,并未对外开放,进而略显失落。
鱼山路33号,曾经是梁实秋心仪的安宁住所,几次路过,都有些寂寥和破败,5月5日再访,赫然发现,已经整修并对外开放。
据工作人员李先生介绍,故居开放始于去年4月份,“政府粉刷了外墙后,住在这里的朋友觉得应该将里面装修一下,让喜欢梁实秋的游客走进房中,了解这位文豪的生活起居”。李先生和两位友人,在4月到10月份青岛旅游旺季时,每周末或者节假日,工作之余来这里打开大门,让游客走进去参观,“游客购买几块钱的小展品可以免费参观,我们已经在相关部门备案,也取得了许可证,如今这种开放故居的形式成为一种试点”。
记得几年前曾经来过,门窗破旧,院落杂乱,李先生说,当时原房主大都已搬走,居住的都是租户,由于租金低廉,收废品的,藏杂货的,聚集在此,全然没有了梁实秋笔下的书房书香之景。
要知道,当年,梁实秋是非常喜欢青岛,喜欢鱼山路33号(当时为鱼山路7号)的。
1928年,也就是90年前,铁路局职员王德溥,“以其薄薪多年积蓄成此小筑”,成为房东。1931年,从鱼山路4号搬出,梁实秋拖家带口地搬进了这栋小楼。由于需要从一条甬道进入,使得这里拥有难得的静谧。
“是新造的楼房,四上四下,还有地下室,前院亦尚宽敞”,房东“具有山东人特有的忠厚朴实的性格,房东房客之间相处甚得。我们要求他在院里栽几棵树,他唯唯否否,没想到第二天就率领着他的儿子押送两大车的树秧来了:六棵樱花,四棵苹果,两棵西府海棠,把小院种得满满的”(《槐园梦忆》)。花儿娇艳欲滴,蜂蝶迎风飞舞,青岛故居,是梁实秋心目中的一块纯净之地。在这里,他和妻子程季淑迎来了女儿梁文蔷,也送走了第二个小女,悲喜交加。
不过,在梁实秋看来,“青岛四年之中我们的家庭是很快乐的”。
1930年,也是夏日,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用“先尝后买”的方式将梁实秋和闻一多吸引到青岛,用“半日游览”和“一席饮宴”,获得两位的“芳心”:“青岛的天气冬暖夏凉,风光旖旎,而人情尤为醇厚”,“如今来到孔孟之邦,居然市井斗筲之民也能知礼,令人惊异”,“我们立刻就认定这地方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都够标准宜于定居”(《谈闻一多》)。
接下国立青岛大学(后改名为国立山大)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聘书,梁实秋开始了四年的青岛生涯。上任伊始,他积极引进人才,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赵太侔、谭葆慎、郭斌龢、宋春舫、罗文柏、赵少侯、陈逵、孙大雨、李茂祥、费鉴照、袁振英、周铭洗等一批曾留学欧美且年富力强的专家学者在此执教;他精心谋划学科布局,构建了完备的外国文学课程体系,使得山大外文系课程在当时可以和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外文系媲美,而他自己则开设了英文、欧洲文学史、戏剧入门、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文艺批评课程,还担任了其他系的公共英语课。
作为教授,他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培养了蔡文显、臧克家、王昭建、王林、郭根、丁金相等一批优秀学生;作为图书馆馆长,他重视馆藏建设,创办《图书馆增刊》。而让他最为难忘的,是他开启了莎学东方传译之门,是他志趣相投的朋友圈,是让他口舌生香的海鲜美食。
梁实秋故居三面皆窗的书房里,摆放着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集等作品,和张洪刚先生所著的《梁实秋在山大》。想象着夜幕降临之后,梁先生带着一天的疲惫回到温暖家中,用过晚餐,继续挑灯夜读,着手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不时,会有友人“打断”,“我们的家座上客常满,常来的客如傅肖鸿、赵少侯、唐郁南都常来我们家便饭”,他的得意门生也常来做客。
当然,美食家梁实秋有时也会走出家门,到顺兴楼等酒楼去享受西施舌的美味,或者到“大窑沟菜市场以六元市价得鲥鱼一尾,长二尺半有奇”,“阖家饱食数餐,其味之腴美,从未曾有”。有时则邀上好友,轮流到顺兴楼和厚德福相聚,组成“酒中八仙”,30斤花雕酒,佐以特色菜肴,享受宴游之乐……
经过修缮的梁实秋故居去掉了破败之感,配上一些简介和老照片,初具故居的意味,只是由于尚有居民居住,加上楼上新租户正在装修,所以只能粗赏结构,无法体会文学大师的意境。
院中,高大的水杉树耸入天际,“应该种植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先生介绍,它与梁实秋擦肩而过。当年房东王先生栽种的花木早已荡然无存。
1934年,又是一个夏日,梁实秋离开了山大,离开了青岛,应胡适之邀任职北大外文系主任,“山大外文系全体学生,在青岛奇园饭店为梁实秋举行了饯别宴会”。“我于租满三个月退租离去,仍依约付足全年租赁,王君坚不肯收,争执不已,声达户外。有人叹曰:‘此君子国也。\’”(《雅舍散文》)
临行前,梁实秋仍在赞叹“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青岛,以至于多年以后,他写下了40余篇回忆青岛的文章,字里行间,满是眷恋和喜爱。
开放日,一天几十位游客不算多,但能够近距离了解这位文学大师,感受80多年前,他在此儿女绕膝、生活美满的惬意,也算不虚此行吧!
新闻推荐
品经典俄罗斯,逛世界杯城市 5月24日团还剩少量余位,一价全含,免去签证烦恼,5月11日举行最后一次说明会
半岛全媒体记者郝园园俄罗斯世界杯临近,在这最美季节里,来一场经典红色浪漫的俄罗斯之旅吧!日前,半岛都市报旅游全媒体中心联合半岛国旅推出了“俄罗斯莫圣双城9日游”,市场价近万元的产品,本...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