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岛城4个冠军青岛市实验初中揽获俩 “双冠王”有啥秘籍?学并快乐着

半岛都市报 2018-05-04 07:54 大字

青岛实验初级中学代表队荣获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两项目全国冠军。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魏海洋

前不久,第3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首次离开上海,在青岛举办。在这场全国最高水平的学生创新能力赛事中青岛成绩斐然,揽获4个冠军,其中两个更是被同一所学校揽获,这所学校就是青岛实验初中。

学生的顶级创新赛事为何青睐青岛?在颇有压力的初中学习中如何实现快乐育才?近日,记者深入采访,以青岛实验初中为点,破解青岛学子快乐成才的秘密。

■喜报

成就“双冠王”创历史

头脑奥林匹克(简称OM)是一项国际性的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旨在提高参赛者的综合素质,鼓励青少年大胆创新、动脑动手、团结协作和重在参与。第3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3月10日、11日在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举行。青岛市少年科学院秘书长周杰告诉记者,这是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中国区决赛举办30年以来,首次走出上海,选择在青举办,对于提升青岛城市魅力,提升青岛学子综合素质都是绝佳的机会和舞台。

今年,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13个省市的大、中、小学共491支队伍,以及来自德国、韩国的6支国外队参赛。青岛派出140支队伍参赛,共荣获4个第一名、5个第二名、7个第三名。4个冠军中,青岛实验初中独占两元,这也是头脑奥赛中国赛区目前青岛唯一的“双冠王”。

■备战

参赛剧本九易其稿

初二的华安彤是古典演绎经典项目的一名成员,他们设计的参赛剧本是《爱丽丝梦游仙境》。“我们光剧本就写了九个,反复改正优化。”华安彤说,一个月的时间里,队员们聚在一起集思广益,团结协作,终于打磨出了精彩的剧本。与古典演绎经典项目组一样,现代组的队员也是经历了反复更换和优化剧本的过程。初二的薛正扬说,他们设计了一个关于环保的剧本,从市赛到国赛,也是九易剧本,根据比赛得分点仔细优化。现代组6分半钟的舞台剧,队员们写了6000字的剧本。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队员陈酉煊说,比赛前排练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但大家并没有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而且台上的每一个道具都是队员们自己创意设计的,“道具制作不仅很花时间,更考验着我们的创意灵感和动手能力。”现代组的常申胥颇有些自豪地说,他们制作的道具融入了物理学、电学、地理等多学科知识,比如他们制作的地图能自由在2D和3D之间转换,队员徐炜哲还变身工程师在背景板上焊接了灯带。

青岛实验初中副校长陈思说,制作道具的过程正是学生们发挥创意,活用知识的过程,也正是头脑奥赛的魅力和目的之一。

■协作

台上台下都是主角

各有各的想法,队员们开始碰在一起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说我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融入了团队,每个人团结协作互相弥补,这也是我们能够勇夺冠军的原因。”古典组的王逸晨是大家口中的全能选手,从现代组被调到了古典组。从一开始的不太适应到转变定位,融入团队,她不仅交到了新朋友,也为学校和个人争得了荣誉。

同为古典组的王馨悦和王逸晨相反,她恰恰是一个有些内向和不善表现的学生,通过和队友一起摸爬滚打,如今变成了一个乐观向上、积极主动的学生。比赛的磨砺让每一个队员成长,而每个队员的成长又促成了冠军作品的出炉,这是相辅相成的催化作用。

团结协作成了冠军队每一个队员坚信的成功秘诀。而他们真正收获的,还有对于胜利的不骄不躁和对于同伴的珍视。常申胥说,“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强,有的同学表演天分突出,有的对角色理解好。我们组合在一起才变成了冠军队伍。”常申胥认为,在剧中虽然角色有主配角之分,但实际上这个团队里每一个人的付出都很多,台上台下每个人都是主角。

现代组的刘佳璐对此也感触颇深,她觉得队伍里的7个人凝聚在一起才会发挥巨大力量。在参赛前,她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没想到参加比赛真正打开了她的心扉,让她明白了除了学习还有很多精彩的事情可以去尝试、去实现。从以前只专注于学习到积极融入集体和社会实践活动,刘佳璐的改变由头脑奥赛起步,正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初二二班的朱世捷在古典组的剧里饰演“红心皇后”,是队伍里唯一的男生,也是剧中最出彩的反串“明星”。谈起自己的头脑奥赛夺冠之旅,朱世捷说一开始并不顺利。“我动手能力是团队里最差的,听到学校广播里的参赛信息,我想要锻炼一下自己。”经过努力,朱世捷逐渐成了剧中的亮点。“头脑奥赛带给了我5个方面的成长。动手能力、思维创造力、表达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以及团队配合。”朱世捷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通过这场比赛,让他明白一个人的成长不能只是学业成绩的提升,“从小学我就一直梦想能够进入实验初中,因为它是全市最好的初中,不仅学霸云集,而且有精彩的舞台。”

“指挥官”变引导员培养冠军靠“散养”

王久俊老师是实验初中头脑奥赛队的“总教头”,这位看起来非常随和的科学老师不仅培养出多支冠军队,而且掌握着神奇的“散养”秘诀。2013年,学校大胆创新,加大对科技创新教育支持的力度,挂牌成立了“科技中心”,王久俊任负责人,由此开始了学校头脑奥赛的新征程。

如何做好头脑奥赛,头脑奥赛该如何为学生服务?刚接触头脑奥赛,王久俊将拿奖放在第一位,总想着挑精英拿大奖为学校争光,可他渐渐发现这样的想法恰是本末倒置。“要真正把头脑奥赛做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活动,不能急功近利,只把它当成一次比赛。”王久俊说,实验初中将头脑奥赛普及到全校,每一个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报名参选。这种普选的方式不仅将头脑奥赛的精神传播开来,更调动了全校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别人劝我组一个尖子队,但我认为头脑奥赛要普及,选学生要看兴趣。”在学校领导和王久俊的这种选拔模式下,一群爱尝试有兴趣的小队员脱颖而出。这些队员不一定是全才,有的缺乏动手能力,有的在团队协作上不是很擅长,但正是这些看上去“不足”的队员在比赛中切磋成长,孕育出了多个冠军。

“我也转变角色,从‘指挥官\’变成‘引导员\’,对他们‘散养\’,不是去选拔和指挥他们,而是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的自主性完全迸发出来。”正是这套看起来有些“散漫”的培养方式,成就了孩子们精彩的人生和学校的无数荣誉。

2014年、2015年,实验初中连续斩获全国头脑奥林匹克古典类题目初中组冠军,2016年更是获得了代表头脑奥林匹克精髓的“富斯卡创造力奖”。连续三年代表中国到美国参加世界决赛,并且在2016年首次代表中国进入世界前六名,实现了突破。学校也因突出的成绩,2017年获得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协会颁发的“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荣誉奖牌,王久俊获突出贡献奖。

“头脑奥赛是学生头脑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舞台,它强调符合科学规律的教育理念,同时更加注重教育的过程,场上几分钟比赛的背后是学生、老师、家长和学校多方配合的结果。”副校长陈思说,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活动,成立了由学管处主任孙菲菲负责、科技中心负责人王久俊带队、团队教师合力、14名学生参与的头脑奥赛团队。青岛实验初中作为青岛代表队的主力成员,显示出强劲实力,拿下“双冠王”,创造了学校乃至青岛市的历史最佳成绩。

半岛记者采访发现,将一场大型比赛细化到学校常态工作中,落实到每个学生心中,把活动变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抓手”,背后是实验初中把育人理念回归到快乐育人的结果。2007年,实验初中在全市素质教育论坛上率先提出“人本立校,快乐育才”的理念,开启了对快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十年来,快乐教育不仅成为一张岛城优质教育名片,更建造了以快乐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综合体。

“我们就是要让孩子们从活动、比赛以及学习中获得快乐,这是比单纯学业成绩重要的东西。”校长马林说,学校坚持的快乐教育就是要通过顺应孩子天性、适应孩子特点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激发内在动力,产生求知兴趣,能够自发主动、不顾艰辛地学习,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马林带领全校教师精研课程,提高课堂效率,构建了快乐课程体系。在提效率减负担的课堂尝试下,建设“快乐课程超市”,开发个性化多元实践课,找到每一个学生“最近发展区”,让他们得到最适合的教育、最个性化的发展。

有认真负责的教师队伍,又有快乐课程的支撑,诸如头脑奥赛这样的优质活动逐渐在实验初中学子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们享受快乐又追逐青春的大舞台,师生共同成长在快乐的学校氛围内。

■实践让快乐因子播撒整个校园

新闻推荐

“海龙”“潜龙”深潜护航

刚刚从深海回到海面的“潜龙三号”(右)及其母船“大洋一号”(4月25日摄)。搭载最新研制的“海龙三号”“海龙11000”无人有缆潜水器和“潜龙三号”无人无缆潜水器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完成12次下潜后,“大...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