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在我心,一路繁花一路歌 榜样彰显力量,一起来听听湛山达人们的礼仪故事和文明宣言

半岛都市报 2018-04-27 05:09 大字

王竹君和孩子们亮出礼仪宣言。

王继英(左)和城管志愿者周永敏。

贾启传晒出礼仪宣言。

石泽庆和周凤云。[新时代新生活]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晨

在湛山,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身份,书写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但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中国几千年来的礼仪风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着各项礼仪规范,播撒自律良善的种子。礼,让人生繁花处处更精彩,因为他们,湛山也更加文明时尚、包容有爱。3月9日,半岛记者走近其中的达人代表,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礼仪故事,分享心中的礼仪宣言。

>>>爱的开始:2012年

传善礼仪,培训两万余人

社交生活礼仪之星:王竹君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3月10日下午2时许,湛山社区2楼活动室里,古风音乐缓缓流淌,7位身着汉服的小朋友正跟王竹君学习鞠躬礼,时光仿佛穿越回那个古朴尚德的年代,天地国家、祖宗父母、圣贤先师……让人充满敬畏。

王竹君,湛山街道驻扎的“竹蜻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深耕社区公益十余载,致力于青少年德育教育、心理疏导及专注力培训。2012年,她受国学经典启发,将礼仪规范应用到各项美德课程之中,取得良好效果。“不少孩子缺少规则意识,缺乏责任感、敬畏之心和谦卑之心,因为出生在独生家庭,孩子们也不太懂得交往之道,在融入学校时,常会遇到问题。”就这样,王竹君将目光投向了国学礼仪,从仪容体态到握手鞠躬,她从一言一行教起,希望以此唤起孩子们心中的敬畏感,从而以诚待人,以善传善。7年过去,王竹君累计组织国学礼仪培训260多场,惠及两万余人,并培养出美德讲师123名,美德种子被播撒到市南的角角落落。

唠唠心里话:礼是做人的头等大事,希望社区的家长们自觉教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社交礼仪规范。“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坚持下去,我们的家园会越来越温暖。

>>>爱的开始:2015年

指路又借锅,热迎远方客

志愿服务礼仪之星:王继英

自防队员承担着看楼护院的职责,同时,他们也是旅游城市形象的代表。今年67岁、家住盐城路的王继英就是自防队的一员,为游客指路、解疑答惑……志愿服务,她一直在路上。

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王继英对这座城市依然充满热爱,在她眼中,青岛可爱而文明,在这里能感受到中西交融的旷达与宁静。2015年开始,每天上午8点到12点的执勤时间,在略显狭窄偏僻的镇江南路、盐城路上,王继英总能碰上来问路的陌生人,其中不乏外地游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王继英这样想着,也这样做着。春节期间,很多餐馆关闭,不少来青度假的游客找不到吃饭的地儿,很是着急,王继英就耐心地帮他们指路引导,一点不嫌麻烦。不久之前,王继英在下班途中还碰到一位快80岁来青暂住的东北老太太,听老人说想去海边玩,子女上班忙,王继英第二天就领着她去了五四广场、音乐广场;为了让老人在家做饭方便,她还主动把电饭煲借给她,老太太高兴地直说“青岛人真好客!”

唠唠心里话:“我的湛山我的家”,虽然我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志愿服务的专业知识,但我知道微笑、热情、真诚就是志愿服务礼仪的核心法宝,希望大家都能够善待来宾、礼遇世界,展现湛山风采!

>>>爱的开始:2007年

一条买菜路,十年“还座”史

文明出行礼仪之星:贾启传

老人给年轻人让座的事您听过没?今年71岁、家住新湛二路的贾启传就是这样一位无私的老人。60岁退休后,贾启传把家里买菜的活儿接了过来,每周至少有两天上午,他都要乘公交去抚顺路批发市场买菜。固定的605路车、挺立的湛山与哈尔滨路公交站牌成为贾启传十多年退休生活中的重要元素,而他也一直坚持着一个文明的出行习惯——9点之后错开早高峰出行,“还座”上班族。

“我空闲时间多呀!”贾启传深知如今交通的压力与年轻人工作的不易,他告诉半岛记者,如果高峰期出行,每每有年轻人为他让座,他都会感觉不好意思,所以动起了“还座”的心思。“毕竟他们也累,压力还大。”贾启传说,现在他每天五六点钟起床步行去植物园遛弯,回家吃完饭9点多再去坐公交,到市场就9点半多了,那时的菜便宜,有时1块钱他就能买一捆菠菜或者一小堆豆角,就这样,“还座”的他既能锻炼身体还省了不少钱。

唠唠心里话:自觉遵守出行礼仪规范是城市交通良性运行的基础和保障,我跟老伴平时喜欢四处游玩,但如果没急事,不会早高峰出行,希望大家也养成好习惯:过马路时别闯灯,坐公交时先下后上,开车时别急躁!

>>>爱的开始:2014年

服务贴心,老人写信点赞

行业服务礼仪之星:石泽庆周凤云

微笑服务,嘘寒问暖,帮端碗筷……说起社区里的行业服务达人,湛山街道华严一路“湛爱之家”助老食堂的石泽庆、周凤云两位师傅可算是榜上有名,他们尽职尽责、细致周到,不仅专业素质过硬,待人也是彬彬有礼。这不,前不久,还有老人专门写来感谢信,表扬他们“为社区老年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石泽庆师傅从厨20余年,持有厨师证、营养配餐证,大伙能叫上名的菜品,他几乎都可以做。周凤云是石师傅的得力帮手,性格爽朗,手脚麻利,待人热情,任谁跟她说话,都能得到一个大大的笑脸。“每天一大早,我们就去湛山市场挑选新鲜的食材,为了让大家吃得放心顺心,各类菜品我们尽量换着花样做,餐盘都是至少洗三遍,消毒一次。”石师傅说。“老人上了年纪,心思也格外细,咱就尽最大努力对他们好就是了!”周师傅笑着表示,老人们就餐都很守秩序,常互相帮助不说,餐桌礼仪做得也很到位,从不浪费粮食,不大声喧哗,这让人深感欣慰。

唠唠心里话:食堂开张已经3年多了,感谢大家的一路相伴,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老人们提供贴心的服务、可口的菜品。理解万岁!希望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湛山的服务礼仪之花越开越美丽!

新闻推荐

“液体面包”充饥,从青岛喝到烟台 驾驶员得知以后不能开大货,狠狠扇了自己几耳光

本报4月26日讯(记者张晓鹏通讯员梁峰芦小静)虽然啤酒号称“液体面包”,但是没想到竟然有大货司机拿它充饥,一路从青岛喝到烟台。被查后得知驾照将被降级,以后不能再开火车,他狠狠扇了...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