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漂泊坚韧的前半生 ——读张新颖《沈从文的前半生》

阿坝日报 2018-04-20 08:19 大字

■张光茫

沈从文先生不是一位励志演讲家,但他前半生的人生路程,却有着催人奋进的力量。近读张新颖教授的《沈从文的前半生》(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3月出版),讲述湘西顽童沈岳焕如何一步步从小兵到沈从文,到北平成为文学青年,再一点点成为中国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天才、勤奋以及文学青年都面临的困境,沈从文一概经历着。大时代中的文学一叶,漂泊却坚韧。

这部传记自1902年沈从文出生始,至1948年沈从文为悼念好友朱自清而作文终,完整讲述了前半生走出湘西,闯荡北京、上海,流转武汉、昆明、青岛等地的过程。相较于后半生在政治动荡中委曲求全,孤独、苦闷地从事历史博物馆讲解员、服饰史研究工作,他的前半生更为明朗快意,虽辗转漂泊,但对文学和爱情的追求充盈于心,颇为自在惬意,《边城》《湘西》《长河》等代表作都是前半生写下的。此时,虽也有对时局的忧虑,但毕竟能守住内心的精神一隅,其真实朴素的思想情感都蕴藏于文字之中。读之,可一睹中国的文化环境与氛围,以及当时的文人生存状态。

张新颖笔下,沈从文两手空空走出湘西,闯荡更宽广的世界的时候,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携带着一个积蓄了丰富信息和能量的顽强自我。这个自我在与时代的碰撞和冲突中遭遇挫折和危机,在严峻的考验中调整、坚持、扩充,一次又一次重新发现和重新确认。前半生的传记,叙述他的辗转流荡,他的“传奇”与平常,他的哀乐与悲欢,他的“人格放光”与精神痛苦,从一开始,就与一个更大的世界联系着。沈从文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阅读中,印象最深的是当年“胡丁沈”三人在上海办刊物、做出版的事。1928年底,“胡丁沈”三人向胡也频的父亲借了一千元,每月三分利息,合租了萨坡赛路204号,楼下做“红黑出版处”,编《红黑》月刊,二、三楼住人。后来,人间书店请他们代编《人间》月刊,三人还以余力办起了一家小出版社。彼时胡也频25岁,丁玲24岁,沈从文年纪最长,也还不满26岁。只是不到一年的时间,沈从文和他的朋友们就关了出版社,停了刊物,背了债务,就像丁玲说的那样:“作者向商人分手,永远成为一种徒然的努力。”而今的年轻人好像比他们幸运了很多。

四年前,张新颖的《沈从文的后半生》,是当年的口碑之作,一位杰出作家在动荡的政治运动中沉浮跌宕,其复杂而漫长的心路历程令人叹惋。如今再读这本《沈从文的前半生》,正如张新颖在书前《说明》中所言:“后半生重新‘照见\’了前半生,对后半生有了相对充分的了解之后,回头再看前半生,会见出新的气象,产生新的理解。”倒带人生,由后回看。对传主命运、文坛掌故、过往年代,有了更有趣的发现和理解,同时,也能“照见”我们每个人的前半生。毕竟,谁不是在“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呢?

好的作家不是因为他伟大,而是因为他的文字里有种宽厚和内敛,一遍一遍读下去,依然能触摸到那种温度。这是我喜欢沈从文的原因,大概也是张新颖教授一遍遍讲述沈从文的原因。与沈从文的感性不同,张新颖多了些理性。这本传记材料详实,引据文字都作出注解,尽可能多地直接引述沈从文的原文,而非代替传主表达,但传记作者该做的穿针引线工作并不稍减,所以说这是一部详尽客观的力作,值得一读!

新闻推荐

退路进室 环境美了 居民乐了,退路进室 环境美了 居民乐了

“每天出门再也不用担心被堵住,周边道路干净整洁,绿化得更美了。”住在南宁路上的黄先生,这大半年来强烈感受到周边环境的变化,而这一变化来自于海泊河和本溪路两个早市的退路进室以及与之相伴的综合...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