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接地气,才能立起来 《阳光下的法庭》央视热播,颜丙燕揭秘大法官的创作历程

半岛都市报 2018-04-20 04:06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礼智

由中央电视台、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青岛东唐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出品,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颜丙燕、何冰、王志飞、刘之冰等联袂主演的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正在央视一套热播。颜丙燕把一个略显主旋律的大法官形象演绎得真实可信,她说拍摄的时候就跟导演说过千万不要把她拍成女神,“我只想演女人,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热爱工作的女人”,因为只有“接地气”,人物才能立起来。

剧本没看完就接了这部戏

颜丙燕选剧极为苛刻,但《阳光下的法庭》剧本她看了不到十集就决定接下来。颜丙燕说自己是一个对于规定、纪律特别重视的人,“可能是因为年龄越来越大吧,你会发现,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遵守制度、法律、常规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很多主旋律电影往往很多观众都会觉得不太接地气,喊口号的东西多于实质性的内容。而《阳光下的法庭》恰恰就是在演这些‘实际的东西\’。如果我们把这部戏做得让观众喜欢看、愿意看、主动看,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关注制度、法律、规定,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会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一名演员来说,这就是使命感”。

颜丙燕在《阳光下的法庭》中饰演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白雪梅,是国内法治题材电视剧中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大法官”。在颜丙燕看来,白雪梅是一个正义感特别强的人,“她的性格是内敛含蓄的,但她又是一个敢想敢干、乐于沟通的人,她有极强的荣誉感与责任感,乐于追求公平正义。可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她会变得宽容,但遇到事关原则性的问题,绝不会妥协”。

只想演个有血有肉的女人

这次的大法官白雪梅虽然也是一个略显主旋律的人物,但在颜丙燕的演绎下却显得真实可信。颜丙燕说,自己在拍摄《阳光下的法庭》的时候,就对导演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那就是千万不要把她拍成女神,“我只想演女人,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热爱工作的女人”。在颜丙燕看来,《阳光下的法庭》这部戏从剧本阶段就做到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接地气”,“只有把人物的灵魂、心理、生活方式都真实地展现出来,这个人物才叫立起来了,灵动起来了,这样的角色才有生命,有魅力”。

当然,为了让白雪梅这个人物真实可信,颜丙燕还做了不少特殊准备,比如在开拍前,颜丙燕提前半个月进组,并主动和导演、主创一起围读剧本,谁觉得有疑问就提出来,导演、编剧与演员们一同讨论修改。通过围读剧本,颜丙燕发现自己在一些法律专有名词方面存在理解上的困难。看着身边另一位女演员流利地说着这些法律术语,她经常向对方请教。

在拍摄过程中,青岛中院和海事法院的相关法官也当起了颜丙燕的“法律顾问”,剧本中的案件原型是哪一个,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遇到这种情况,法官会如何判决等。颜丙燕还约了真实的女法官,“和她们见面,聊了聊,看看她们的感觉、生活习惯,尽可能去还原吧。我希望白雪梅这个角色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女神”。

看到好剧本毛孔都能打开

颜丙燕可谓获奖专业户,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等众多最佳女主角奖项都被她收入囊中。很多人好奇,颜丙燕是怎么选剧本的,才能选出这么多获奖作品。颜丙燕透露,她看剧本其实很慢,“看一个剧本要三四天,看完一遍脑子里基本已经拍一遍剪一遍了。当然,不是每个剧本都能有这样的效果,如果有这样效果的剧本就都接了。达不到这样效果的,就推掉了。我喜欢的剧本,能跟着情节进入,毛孔都能打开”。

当然,除了有好的剧本外,颜丙燕本身的演技已经炉火纯青,有人说她是这个行业里难得保持热情和纯真的演员。颜丙燕说,这么说就有点矫情了,其实自己并不是刻意保持,“如果我觉得这是可演可不演的角色,觉得不是很有感觉的角色,那我就不接。哪怕钱很多,哪怕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也告诉自己,不要去做。因为这种纯粹被打破,在这个行业里是太容易的一件事。影视演员所在的环境,就是一个名利场。就看每个人的人生观,你选择一种怎样的生活,你要求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颜丙燕说,自己一直都是原则性挺强的那种人,“对自己要求很高,我从舞蹈演员转行做影视演员的初衷,就是因为喜欢,让我有热情。如果因为拍一些不喜欢的戏消磨了我的热情,那我转行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钱是赚不完的,有钱的时候多花点,没钱的时候就少花点。工作中每时每刻都是快乐、投入、享受的,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新闻推荐

连续十多年送绿植师生苦寻爱心老人

半岛全媒体记者孙雅琴报道本报4月19日讯近日,一名姓韩的老人在青岛上海路小学的值班室放下一批芭蕉树苗后,没有留下其他任何信息,就匆忙离开了。半岛记者了解到,这位神秘老人每年都会默默...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