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免票真姓“公”,从此不演“墙头记” 收费52年的中山公园免票了,回澜阁回来了,图书馆、博物馆也免费了……政府越来越“大方”百姓获得感增强

半岛都市报 2018-04-16 05:36 大字

1991年6月,青岛中山公园南大门,当时市民逛中山公园仍需买门票。(资料图片)半岛全媒体记者李红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青岛市众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陆续免费开放:中山公园、植物园取消了门票,为市民游园休闲提供了很大方便;公共厕所终结收费多年的历史,图书馆、博物馆和纪念馆也免费开放……“凭票入内”一去不复返,让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这反映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也体现出政府对自身公共服务职能的重新定位。

■公园

中山公园成了“自家花园”

20世纪初修建的中山公园,曾是青岛人休闲游乐的“图腾”,土生土长的青岛人翻开旧时的家庭相册,不乏去中山公园看樱花、菊展或灯会的照片。王先生1951年出生,父亲是中山公园的职工,因为父亲去世得早,他从15岁就接班了,之后一直在中山公园工作到退休,见证了中山公园的变迁。

“1956年4月20日起,青岛中山公园开始实行售票参观,门票价格为整票4分、半票2分。”王先生回忆说。当时,不少市民质疑,中山公园为什么要卖门票?针对这个问题,青岛市城市建设局园林管理所还专门在媒体上答读者问:“中山公园每年的开支是相当大的,每年建筑物的养护和动物的饲养,都需要很多的资金……(实行售票参观)对每个游园人来说负担不大,但对国家建设和节省国家开支方面却有很大好处。”

“虽然门票几分钱一张,但那时候连吃饭都成问题,哪还有闲钱逛公园?有的人忍不住,就翻墙进去了。”今年73岁的门先生回忆起小时候的清贫生活,感慨良多。不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到四五月份樱花盛开的时候,到中山公园的游客还是很多,就跟过年一样,“因为来看樱花的游客太多,公园不得不请保安、民警在入口处维持秩序,检票人员站在板凳上,请游客将票举过头顶检票。高峰期时,要等公园里出来一拨游客后,下一拨游客才能进。”当时在中山公园工作的王先生回忆道。

“中山公园‘得宠\’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王先生说,随着市级机关东迁,前海很快就有了五四广场、音乐广场、海趣园等新景点,收费的中山公园不再是大家出游的唯一选择,客流量明显减少,变得冷清起来。据当时媒体报道,2005年的五一假期最后几天,中山公园的日客流量只有1万人左右,而2000年前怎么也不会少于10万人。

进入21世纪,青岛开始尝试公园免费开放,海泊河公园、李沧文化公园、鲁迅公园和百花苑等相继拆墙透绿、免费开放,为市民游园休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2008年4月12日,对于青岛市民和外地游客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青岛两个植物品种丰富、自然景观优美的城市园林——中山公园、植物园取消收了几十年的门票,加入了免费开放的行列,“凭票入内”一去不复返了。

免费开放恰逢周末双休日,在两个公园满园春色的吸引下,两天共有25万人次入园赏花踏青,创下了这两家公园一年中这一时段游园人数的最高纪录。“4月12日那天,整个公园里全是人,还有不少人往中山公园赶,公园门前堵得一塌糊涂。大客车、私家车,公园附近到处停满了车,据说有的市民甚至把车停到了八大关景区里。”说到这里,王先生的语气有些激动,当时他和同事虽然也料到人会多,但没料到人会多到这种程度!

逛公园不再“凭票入内”,在市民中赢得一片赞誉。家住京山路的马先生说:“我从小就在中山公园和小西湖旁边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免费开放后,这里真成了老百姓的后花园,我们一天可以来好几次。”家住龙潭路附近的冯先生说,“几块钱的门票虽说不贵,但心里总觉得不爽。公园就要像自家花园一样,想啥时逛就啥时逛,让百姓充分享受悠闲惬意。”

公园免费开放,表面上看,相关部门少了点儿收入,但带来了人气,拉动了交通、周边餐饮等相关消费和就业。除了大型公园免费开放,青岛各区市近几年还利用零散土地,建设百姓家门口的街角公园、口袋公园,大大美化了居住环境。

■景点

从“以阁养人”到回归公益

栈桥及其南端的回澜阁,是百年青岛的地标式建筑,承载着青岛人的独特乡愁与共同记忆,也是外地人到青岛必游的地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栈桥回澜阁旁边拍一张个人照片或全家福,几乎是青岛以及周边县市人们的标配。

栈桥公园很长时间一直实行开放式管理,供广大市民和游客免费游览。今年60多岁的祝先生曾经住在栈桥附近,他回忆道:“改革开放之初,社会氛围比较宽松。栈桥公园东边自发形成一个“英语角”,许多英语爱好者在此聚会练口语;公园西侧靠近浴场处曾建有露天水泥舞台,夏天晚上经常有免费的群众文艺演出和露天电影,成为市民和游客消夏的绝佳去处。”

2000年4月1日起,栈桥公园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青岛市民凭身份证免费进入,而外地游客则需花2元钱买门票。当时不少人认为,对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分类收费”,有“地域歧视”之嫌,影响城市形象。为此,青岛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后多次建议取消这种“不公平待遇”,让栈桥回归免费。这些建议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2003年3月5日开始,栈桥公园对外地游客收费3年后,恢复开放式管理,重新免费开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栈桥南端的回澜阁是免费开放的,用于展示名家书画。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栈桥经营照相摊的战师傅回忆道,“当时,市民游客逛到此处,进入阁内一边遮阴纳凉一边欣赏字画,那感觉是相当惬意的。一楼逛完了,沿着阁心的旋转楼梯上二楼,透过窗户向大海眺望,可以看到和栈桥上不一样的风景。”

后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青岛市文化局决定,将回澜阁与32名文化系统下岗职工“捆绑”在一起,以“阁”养人。2009年6月,作为当时的使用权所有人,市美术馆与一家民营企业签订合作经营协议,由该企业负责回澜阁的对外商业经营及门票销售。之后,这家企业又将回澜阁一、二楼展厅租与另一自然人。没过多久,这位自然人又将回澜阁租给若干散户

新闻推荐

《阳光下的法庭》:司法从业者把关剧情,以法官视角聚焦司法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谈及文艺创作时指出“要创作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文艺作品”和“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行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创造”,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文艺创作方向。“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要...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