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阳光服务,便民更加优化快捷 阳光政务让居民跑腿更少,享受服务更优

半岛都市报 2018-04-13 06:47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张彤

通讯员王作岩

居民跑腿更少,享受服务更优。前不久,在城阳区政务服务大厅,渔民刘界军大发了一通感慨:“现在到行政审批大厅办事,省事多了。我把材料交给受理窗口,其他的办理流程都是服务人员去办,不用我自己跑腿了,真方便,与以前相比,变化太大了。”

办理船检和捕捞许可事项,在一个窗口仅用了几分钟就办理完结,比往年省出很多时间。他还介绍说,以前办理北斗避碰变更需要在城阳政务服务大厅、北斗售后网点、市海洋渔业局三个点来回跑八九次,至少需要15天。现在只需到城阳政务服务大厅受理窗口跑一趟递交材料就行。办好的证书证件也不用自己跑腿回来拿了,服务大厅直接给快递到家。

刘界军所感受到的转变正是城阳区海洋与渔业局大力开展“阳光政务”建设,在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率先实施的“两集中”审批流程(即集中所有审批职能于一个科室、集中所有审批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集中体现。

据城阳区海洋渔业局副局长王国贵介绍:“我们将原来分散在5个科室的审批职能集中到1个科室,全面承担全局的15项行政审批事项和16项便民服务事项,精选5名业务骨干进驻大厅,实现了“一窗接件、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一窗出证”,真正做到‘让群众只跑一次腿\’,审批时间比法定办结时限缩短80%。”

据了解,城阳区建立起联动配合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五个一”工作制度。将活动开展融入“阳光政务”工作的全过程,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手把手的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参与感、认同感、满意度。组织开展了“阳光政务”主题活动方案征集活动,征集有新意、影响力,有亮点和特色的活动方案68个,开展了“阳光机关·真情服务”等市民阳光政务体验日活动。

2017年全区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1项,行政权力事项37项、子项18项,分别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60项,行政权力事项2228项、子项2485项,推动政府权力有效瘦身。梳理各类证明、盖章环节和申请材料1226项,取消和调整涉及群众办事创业各类证明70项。在全市率先启用新网上审批系统,全区160个审批事项基本实现了“只跑一次腿”,其中73个基本实现了“零跑腿”。推进公共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工作,全区612项区级公共服务事项,933项街道服务事项全部在山东政务服务网上进行公开。其中305项区级依申请服务事项、504项街道依申请公共服务事项开通了网上办理。

将区长公开电话更名为“阳光政务服务热线”,践行“让您听到我的微笑”阳光服务理念,为市民提供阳光规范高效诉求服务。在城阳政务网开设阳光政务专栏,调整并优化公众关注的15大类41项重点领域信息。印发了《青岛市城阳区舆情处置工作规程》,在全区建立健全了职责明确、简单易操作的舆情处置规程与机制;建立了全区网络舆情阅评引导员队伍,打造了一支“全天监控、责任处置、及时回应、常态引导”的网络铁军。

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设立城阳区行政执法监督局,负责本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协调工作小组例会制度,对部分重点项目专班专题协调推进,先后为20个项目梳理制定专属手续快速办理流程,共压缩审批时间300余天,使4个问题项目提前开工、8个推进难度较大项目按计划开工。将研究确定的重点项目推进事项纳入效能督查,有27个项目列入监察部门问责观察范围,对其中6个项目责任单位进行了约谈。

城阳区还将加快实施“一窗受理”行政审批工作流程。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行行政审批“一窗受理”改革,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推进行政审批“一窗受理”改革,建立“一窗收件、按责转办、一窗出件、评价反馈”审批服务新模式,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具体实行一张清单、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网全办、一窗出证的“五个一”运行机制。

新闻推荐

工程院院士岛城谈创新,工程院院士岛城谈创新

早报讯昨日上午,市城乡建设委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在青岛大学剧院作了《坚持科技创新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专题讲座,将进一步推动青岛市建筑行业新旧动能转换,谋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据悉,此次讲...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