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情 兄弟情,铁路情 兄弟情

青岛早报 2018-04-05 04:20 大字

1964年夏天,我们四个青岛籍的同学从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前夕,每人在分配志愿表上都这样填着:坚决服从分配,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结果,周应瑜(左后)、王明光(右后)到了上海铁路局南昌车辆段;张吉先(右前)去了福州铁路局永安车辆段;我的“归宿”则是北京铁路局大同车辆段。

1967年12月下旬,我去南昌出差,从杭州乘坐浙赣线的火车在向塘站下车,步行近两个小时走到向(塘)西。王明光在这个属于南昌车辆段管辖的“列检所”检修货物列车,那天正好当班。他说歇班没事做,在池塘钓鱼,一斤多重的鱼钓上来扔下去,以此打发时间。

次日我俩到了南昌,巧遇张吉先。时值文革初期,他作为没参加任何群众组织的“逍遥派”,为躲避两派间的武斗,前来“投奔”在校时班里的生活委员周应瑜(张是副班长,我是团支部宣委)。众人亲热至极,去百花洲公园拍照,无奈雪越下越大,数步开外啥也看不清,只好在室内拍摄。他们说我“把塞北的雪给带来了”。经我提议,照片上加了几个字:同学喜遇于南昌!

如今我们皆“直奔”耄耋,周、王二人从副段长和工程师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后,在南昌与儿孙们欢聚一堂;张吉先为解决两地分居早已调至潍坊;我后来调到张家口,提前6年退休也回到老家定居。说来甚巧,我所住小区竟是周应瑜儿时所在的村子,现在已归到青岛市区。这倒应了小品里那句话:缘分呐!

讲述人:杜浙泉

1951年四方机厂(现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自行设计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从此改变了我国只能修火车,不能造火车的历史。

蒸汽机车上有一对七吨重的汽缸,是机车动力的关键部件,构造复杂、铸造难度很高。用传统的方法铸造,不但工作效率低下,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拖了大批量生产蒸汽机车的后腿。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铸工车间成立了以唐宗玉为首的七人专业小组。他们开动脑筋,提出合理化建议,将木质模型改为金属模型,采用漏板法起模。操作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流水作业。由庄立春工程师将工艺装备绘制成图,将工艺规程编写成册。按新工艺生产的汽缸,工作效率提高三倍,汽缸的尺寸、几何形状、物理性能全部符合质量标准,完全满足了机车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当时,在四方机厂的苏联专家发现了这项技术革新,要求将技术资料送给他们一套。因为当时中苏友好,苏联是老大哥,所以工厂领导毫无保留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1952年4月,铁道部机车车辆制造工业总局郎局长到四方机厂视察,特意观看了机车汽缸铸造过程,并表示赞许,指示工厂领导:派唐宗玉专业小组带上工艺装备,到唐山铁路工厂示范演示。唐宗玉小组成员很快做好准备前往唐山铁路工厂,唐山的同志锣鼓喧天欢迎他们。唐宗玉首先将技术资料赠送给兄弟厂,当天就投入了工作。当唐宗玉小组圆满完成技术表演任务后,恰巧迎来了1952年“五一”劳动节。唐山厂的同志说不完的感谢话、道不尽的兄弟情,借节日假期陪同青岛兄弟到北京游览了故宫、颐和园并合影留念(相片后排右三是本人,前排右三是唐宗玉)。

转眼65载春秋过去了,照片上唐宗玉小组成员七人(其他是唐山铁路工厂的同志),已经有6人先后逝世,惟有本人尚在人间。景物依旧,人事全非。老朽现年85岁,每当打开老相册看到这幅照片,思绪万千,如梦如幻,仿佛又回到了那炽热的年代。 讲述人:蓝增礼

新闻推荐

“记忆市北”打造有感召力的文旅品牌

□记者李媛报道本报青岛讯3月27日,市北区召开“百年青岛(市北)历史文化街区休闲旅游目的地”动员大会,发布《关于打造百年青岛(市北)历史文化街区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意见》(以下简称《...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