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思故人
□张鹕
失去母亲,是我童年最大的悲哀和不幸。但父亲却用他顽强的意志和博大的父爱,换来了后辈人的幸福和快乐,这是无法用语言褒扬的人性美。
我的父亲张玉东,字筱鲁,1908年12月出生,1988年9月辞世,距今整整30年了。父亲那瘦弱的身躯,谦和慈祥的笑脸,饱经沧桑的皱纹……至今令我难忘。
父亲护我安度童年
我自幼命运多舛,4岁那年,在一次随父参加拥军慰问演出返回途中,遭遇马车坠桥事故,我被摔到6米高的桥下,头部受重伤,险些丧命;5岁那年,玩耍中摔倒,眼部碰到长条凳边角差点眼伤失明;同是在这一年,祸不单行,我和同街孩子结伴逮蟋蟀时,遇到一只大蝎子,净胆大妄为,效仿大孩子的样子,直接用手捉蝎子,蝎子没逮着,大拇指却被蝎子蛰了,肿得像大红枣一样。撕心裂肺的哭声,痛坏了父亲的心。两次“大事故”住院治疗数十天,都是父亲日夜伴我身旁,直至出院。
6岁那年,38岁的母亲因病去世了。稍懂事的我,闻此噩耗,趴在母亲身上大哭一场,嗓子都哭哑了。虽然母亲因身体原因,无法给予我更多的爱,但母子血脉相通、亲情始终相连。母亲的离去,让14岁的哥哥、才两岁的弟弟和6岁的我,从此成了没娘的孩子。
承受着中年丧妻巨大痛苦的父亲,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所压垮,凭着一个中年男子汉应有的责任和担当,牢记母亲临死前的嘱托“不要让3个孩子掉到地上”,擦干眼泪,拉着3个未成年孩子,开始了近32年艰辛生活的征程。我从6岁起,一直到我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亲眼见证了父亲为我们兄弟三人的艰辛付出和巨大牺牲。父亲的壮举,让我一辈子挥之不去,令我敬重、令我泣颂、令我愧疚。
双肩担起父母责
由于常年为母亲治病,开销较大又无法顾及药铺买卖,致使药铺破产,父亲只能从异地贩运货物中,赚取差价来挣钱养家糊口。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远途贩运货物往返较多的是青岛、南京,每月至少要四五趟往返,每次父亲从外地返回家中,不懂事的我和幼小的弟弟就急促地围拢到父亲跟前,嚷嚷着索要好吃的、好玩的,全然不顾父亲的疲劳。而此时的父亲总是微笑着将兄弟俩左抱右揽,一边亲昵地摸摸弟弟的脸蛋,一边拿出从外地带来的玩具、食品,递到两人手中,其乐融融,父亲在外劳作的辛酸毫无知晓。(那时,16岁的大哥,为了分担生活压力,离家出伕(打工)去了)。
夕阳西下,为了赶走疲劳小酌一杯的父亲并未接着卧床歇息,而是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拿起我玩耍时撕破的裤子和小弟纽扣全无的褂子,缝补起来。当我睡醒一觉起来,看到父亲还在灯下走针引线,忙个不停。春去秋来,年复一年,这样的场景不知重复了几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经常出门在外父亲的艰辛有了朦胧的体味;稚嫩的头脑有了体贴的念头。有一年,父亲常年贩运的货物,出现了滞销。收入减少,开销紧张,父亲不得不另寻其它出路。听人说,贩卖黄烟叶可赚点钱。于是,父亲备好了扁担、烟筐,一试身手。外出那一天,凌晨四五点钟,父亲就起床摸黑赶路去了。目的地是远郊乡村,往返足有五六十里路程。中午时分,我和弟弟买了几个烧饼,就着咸菜下饭。3点过后,小兄弟俩就开始跑到街头,向着父亲返家的方向,翘首期盼。夜幕降临,我只好哄着弟弟入睡。晚上8点了,还不见父亲日渐苍老的面孔,我喉咙里不时涌动着一股股酸楚。直到9点多钟,才隐约听到那熟悉的蹒跚脚步,由远及近,来到窗下。我疾步出门迎接父亲,小手握着父亲的大手,眼里噙着泪花,咬着嘴唇不出声,生怕引起父亲的伤感。来到家中的父亲,看到床上酣睡的弟弟,扭头掩面,轻轻地问了一句“你俩没饿着吧?”这个场面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58年了,每每在我脑海浮现,仍会潸然泪下。难以想象,我这个又当爹又当娘的父亲,是怎样度过数十载艰难岁月的?
全家福
细心呵护,恩重如山
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亲自领着我到学校报到,把我交到了老师手中。深知家境贫寒、出身单亲家庭的我,好学钻研、争强奋进,不仅没有被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歧视,反而对我报以好感和钦佩。每学期的成绩都列全班前三名,第二年就光荣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当上中队委和小队长。父亲为我自豪,也增强了他带着孩子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
尽管挣钱艰难,生活拮据,他还是竭尽全力满足我们兄弟俩的要求。每次从外地返家,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不光有好吃的,还有儿童玩具和增长知识的书籍、画册。
穿衣方面,父亲也给我们精心打扮一番。我记得,父亲曾从南京给弟弟买了一套儿童海军夏服,那白底蓝边的海军肩佩,微风一吹,显得弟弟特精神。弟弟对此十分高兴,经常在梦中笑醒,还故意走东家串西家“显摆”。那时,少先队队日活动,时兴穿白色上衣、蓝色裤子队服,系上鲜艳的红领巾。一般家庭的队员,一到队日,大多都是借别的队员的衣服穿。我父亲却不顾生活困难,给我做了整套队服,尽管是一般棉布料,但我穿在身上,胳膊上佩戴着“两道杠”,胸前飘荡着鲜艳的红领巾,心里很骄傲。
我深知父亲的用心良苦——— 没娘的孩子在穿戴上不比有娘孩子差多少。多给自己的孩子点尊严、自信,少给孩子点伤感。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家日子很难熬。街坊们好言相劝:“先让老二辍学回家挣钱养家糊口吧。”父亲谢绝了街坊的劝说,“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老二上学”,后来的事实证明了父亲的远见卓识,我今天的一切都是父亲给的。
永远不对称的付出与回报
在中国,无论晚辈年长、年幼,在长辈面前永远是孩子,孩子永远是长辈的牵挂。
1970年3月,我随着三万多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复退转业军人、知识青年、民工来到了地处莱(芜)新(泰)沂(源)三县交界的鲁中腹地,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三线建设钢铁大会战。眼前是一片荒山野岭、土地贫瘠的丘陵地带。会战初期,各方条件很差,吃、穿、住、行十分困难。
我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家人,来到这穷乡僻壤。那时,我刚从学校步入社会不到两年,还是个涉世未深的青年(19岁),父亲自然牵挂在心。离家不到半年时间,父亲就风尘仆仆来到现场。看到我们住的油毡纸、秫秸搭建的临时住房和食堂饭菜,稍稍不太放心地返回老家。为了宽慰父亲,我经常写信告诉父亲,放心勿念,我们的条件会一天天好起来。但事隔三年,放心不下的父亲还是再次来到莱钢看望儿子,随身携带了一大瓶我儿时最爱吃的土豆炖肉,足有三大碗。更可敬的是,当时单位分处黄羊山南北两个工地,我在山北,父亲只好从山南步行到山北找我。我们父子会面时,父亲已经是气喘吁吁。当香喷喷的土豆炖肉端到桌上与同事们分享时,大家都很感动,羡慕我有一个善良、纯朴、爱子心切的好父亲。那年父亲已66岁了。
从失去母亲到兄弟仨陆续成家立业,度过了二十三个春秋,这期间甚至过后数年,兄弟仨(尤其我和弟弟)一直得到父亲的呵护、爱抚,父子感情日甚一日。当我们有条件回报父亲的恩德时,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父亲一生嗜酒,逢年过节,我们兄弟仨就托人购买名贵白酒孝敬老人。父亲爱吃的食品,只要市面上有售就买回家;父亲爱吃水饺、馄饨,这恰是我妻子的强项,只要父亲在我家住段时间,隔三差五甚至连续几天都能吃上热腾腾的水饺、馄饨。为此,父亲甚感惬意,直夸我娶了个好媳妇。父亲还有个爱听京剧唱段的嗜好,我就攒钱买了部录音机,购置了全套梅派唱腔磁带给他欣赏。
尽管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满足老人所需和喜好,毕竟那时各方条件不如人意,收入也不高,孝顺老人与现在相比,还是有很多缺憾。现在条件好了,父亲却永远地离开我们了,父亲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是我们终生的遗憾。我们只能想象,如有来生,我们将竭尽全力,回报父亲的付出。
感恩可敬的父亲!
新闻推荐
海信空调联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发布《空调行业舒适变频发展白皮书》
海信空调总经理王云利3月19日,海信空调“美好生活,舒适主张”发布会在青岛举行。会上,海信空调公布了其“虹海行动”舒适变频普及计划,并与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共同发布了《空调行业舒适变频发展白皮...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