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科学会议聚焦:自闭症和老年痴呆真的“无药可救”吗?
发病机理不清,没有可靠治疗措施,我们真的走投无路了吗?——在3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自闭症和阿尔兹海默症诊疗的创新探索”香山科学会议青年学术讨论会上,与会者频频发问。
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孤独症谱系障碍,又叫自闭症。这两类脑疾病,一个涉及老人,一个关乎儿童,随着发病率的提高,渐渐为大众熟知,也面临着“至今无解”的尴尬境地。
李翔研究员在作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香山科学会议第一次将主题同时聚焦于两个疾病。 “它们有共性,不仅是科学与医学问题,还是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作为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之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李翔认为, “目前,脑疾病普遍处于“缺医少药”状态,有效治疗手段缺乏,有效性、可重复性低下,各类神经药物存在较大副作用和依赖性。老年痴呆和自闭症也是如此。探索新的诊疗手段和思路、建立新的诊疗体系刻不容缓。”
都面临“无路可走”的尴尬之境
不能否认的是,这两种病的发病情况不容乐观:
——我国阿尔兹海默症(简称AD)的患病率为4%—6%,患者接近1000万,并且每年以1.4%的速度增加;
——我国自闭症患者超过1000万,其中0到14岁儿童患者超过200万,且98.7%未有效康复。
如果自闭症儿童被称作“星星的孩子”,遥远而孤独;那么,如果一个家庭有名老年痴呆患者,就是多了一个更难照料的“老小孩”。
可是,雪上加霜的是多家药企在痴呆药研制上折戟沉沙,屡屡陷入失败的怪圈。自闭症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两类病“无路可走”,这或许提示我们可能在研究方向上存在问题。”李翔说。
尽早识别、尽早干预非常重要
郁金泰教授在作主题评述报告
“老年痴呆像其它慢病一样是可以预防的,并且预防重于治疗。”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立医院主任医师郁金泰看来,预防主要是针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饮酒等可调风险因素的积极控制和对健康饮食、运动锻炼、教育学习、社会活动等保护因素的强化。
“我们目前不指望完全预防或根本治愈老年痴呆,但可以通过干预延缓该疾病的发生,将老年痴呆的发病年龄延迟5年,就可使其患病率降低50%。”郁金泰认为,老年痴呆也要实行三级预防策略,在认知正常并没有病理表现时,可进行初级预防;在认知正常/轻度异常并有病理生理学生物标记改变阶段,可实施二级预防,而对于这个临床前阶段老年群体的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对老年痴呆的防控意义重大,也是目前该领域国内外关注的重点。”
李斐教授在作主题评述报告
“自闭症同样强调疾病早期识别和诊断,尽早干预对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教授李斐说,首先,应强调行为学发育早期预警信号的识别及早期诊断的稳定性;同时,关注自闭症合并症诊断,如发育迟缓、胃肠问题等,疾病分型诊疗有助于更好认识疾病发展和实施个体化干预策略。
然而,李斐也坦承,在自闭症早期行为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仍然存在瓶颈,亟待遗传、神经影像方面的特异性生物学指征。“我国自闭症精准诊疗较少,多是通过大夫用眼睛观察,由于儿科的特殊性,影像学进展也非常小。”
“当然除了医学因素,比较大的障碍是家长不能正视和接受孩子患有自闭症这个事实,导致干预滞后。家长更愿意相信孩子是语言迟缓或是发育迟缓,延迟对自闭症表型的观察和干预,延误治疗时间。”李斐说。
需从整体角度向系统医学延展
“脑科学的研究方向或许要往系统医学上延展。”李翔对病人长期观察发现,这两类疾病的病理表现有很大的相似性,如都有慢性炎症表征,脑部压力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消化系统特别是肠道系统有较大变动,情绪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表现。“基于此,我们提出从系统和整体角度分析这两类疾病,针对身体的代谢和体液循环,设计治疗的途径。”
在香山科学会议上,各领域学科专家认为,研究该类疾病除了在病因学上做文章,更应转移到治疗学的方向上,同时应把握几个诊疗原则,如从整体医学分析疾病,不仅考虑神经系统,还将运动、代谢、消化、免疫等纳入其中;适当采用非侵入式刺激和天然分子等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实现经济可行性,减少副作用;提前诊断,精准诊疗,让病人早点“入列”,针对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对病人分类,并研究适合中国特色的诊断标准。
(原题为《发病机理不清,没有可靠治疗措施……自闭症和老年痴呆真的“无药可救”吗?》)
新闻推荐
3月25日,一位经销商在为顾客计算购车预算。当日,第九届青岛春季车展暨2018惠民团车节在青岛举行,其中新能源车型的参展比例较往年有所增加。各参展商纷纷推出各种团购促销和零利率优惠来聚...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