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漂族的幸福”关键在于提升“获得感”

济南时报 2018-03-02 14:06 大字

今年春节期间,微博上一条短视频以白描的手法,讲述了青岛籍的张女士在北京的生活现实:在陌生的城市,每日操持着繁忙的家务,同时也经历着精神世界的孤独。《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流动老人有将近1800万人,专程为照顾晚辈而流动的老人比例高达43%。(3月1日《南方都市报》)

前不久,笔者的母亲成为“老漂族”的一员。年轻时,为供我读书,母亲曾到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务工;年老后,为照顾孙子,她又不得不从老家来到武汉。几乎每天都待在家里很少出门的母亲,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和老家的亲友打电话。好在现在电话费不贵,一些农村家庭也有了网络,母亲偶尔还可以和亲友们视频通话。尽管如此,她精神世界的孤独依然在所难免。

“老漂族”脱离了原有的熟人圈子和社交网络,来到陌生的城市成为一个边缘化的孤立原子。“脱嵌”容易“入嵌”难,只要一张火车票,“老漂族”就可以离开老家来到异乡开始一段新生活;然而,“老漂族”的城市融入,却比想象中困难得多。除了自己的子女,许多“老漂族”在这些城市并不认识其他人,也就难以得到社会支持和精神慰藉,社交关系的断裂与情感纽带的脱节,让不少“老漂族”成为美丽世界的“隐形人”。

“老漂族”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异地养老”,也帮助子女分担了养育孩子的重任;看上去很美好的生活图景,却隐伏着“老漂族”的一些痛点。不论是水土不服、生活方式转变困难,还是和子女在育儿观念上的文化冲突,“如何安放老漂族的晚年与幸福”已成为城市治理新的时代考题。

波兰社会学家鲍曼用“液化”来说明社会流动,从农业社会坚固、沉重、形状明确的固体状态转化为现代社会流动、轻灵、千姿百态的液体状态。“老漂族”说到底就是社会流动加速的产物,见证了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在老龄社会已经到来的当下,读懂“老漂族”的爱与痛,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品质,需要多方合力。

让“老漂族”更好地融入城市,既需要他们群体内部“抱团取暖”的自我救赎,也需要社区和公共部门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让“老漂族”得到更多的“温柔相待”,让他们在城市里生活得更加便利、舒适、暖心;提升“老漂族”对一个城市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关键,在于让他们更有“获得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老漂族”不能成为被遗忘、被忽略的边缘群体。在“老有所养”得到基本保障的背景下,让“老漂族”实现“老有所乐”,既需要家人们的爱与关心,也需要社区与公共部门的制度护佑与人文关怀。 (杨朝清)

新闻推荐

[ 校园短波 ]

适性桦川幸福启航半岛全媒体记者孙雅琴新学期开始了,在寒假期间,青岛桦川路小学学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家用心学习环保知识,遵守交通规则,倡导社会新风,积极参与到“小手拉大手,...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