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腊月门,这些美食端上桌 湛山街道逐渐进入“忙年时间”,居民亮出好手艺

半岛都市报 2018-02-13 12:05 大字

崔俊兰做的玫瑰花饽饽十分好看。

袁爱珍和老伴展示自家晒的香肠和捞的海菜。[缤纷年俗]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晨

贴福字、办年货、蒸饽饽……一进腊月门,转眼便是年,近日,湛山街道不少居民都提前进入了“忙年时间”,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年俗美食也开始慢慢进入大家的视野,本期,我们一起来听听社区居民崔俊兰和袁爱珍夫妇的忙年故事吧!

■榼花饽饽传承老习俗,“神虫”放面缸

忙年人:仰口路社区崔俊兰

今年52岁、家住仰口支路的崔俊兰有一双巧手,包饺子、包粽子、做榼花饽饽……样样拿手,松松塌塌、难以造型的面团经她三两下揉捏就能变成各种惟妙惟肖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凭这门好手艺,她多次拿过区里大奖。最近几天,她就在忙活着做花饽饽呢!“十几岁时就跟着妈妈学了,老辈儿传下来的习俗,过年把神虫放进米面缸、钱柜里,寓意年年丰收,财源滚滚。”时至今日,老家在平度的崔俊兰依然年年延续着这项老传统,讨个吉利。

说起崔俊兰的榼花饽饽,那可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不仅造型好看好吃,还很有营养,为了让饽饽呈现不同的颜色,崔俊兰一般都会选择将南瓜、菠菜、紫薯、胡萝卜等蔬菜水果调成汁,给面团上色。“过完小年就蒸上五六锅,今年想做点枣山、寿桃莲花和玫瑰花,一家人能吃到正月十五。”崔俊兰说。

■腊肠凉粉下海捞菜,做出地道小吃

忙年人:秀湛路社区袁爱珍夫妇

对不少老湛山村人来说,年味儿是从晒腊肠开始的,一进腊月门,许多人家就张罗着到早市、农贸市场加工摊位上灌腊肠,今年70岁、家住新湛二路的袁爱珍一家也不例外。“每年都灌一点,今年灌了10斤,给儿子也送了点,已经晒好了,就等过小年开吃了!”2月2日,袁爱珍老伴贾启传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湛山村就开始流行做腊肠,而与现在不同,那时都是各家各户用小绞肉机自己加工。炸麻花、炒瓜子花生……

除了做腊肠,还有一样不得不说的青岛特色美食便是凉粉,很多“老青岛”都会在过年的时候做一些,袁爱珍家做的更是地道。“打凉粉的海菜都是我们去前海捞的,前几天赶上落大潮,老伴去捞了三大盆回来,正好小年做,一斤海菜差不多能做30斤凉粉呢。”袁爱珍说。

新闻推荐

2017青岛旅游十大工作亮点出炉

半岛全媒体记者郝园园报道本报2月11日讯半岛记者近日从青岛市旅发委获悉,2017青岛旅游十大工作亮点已出炉,具体为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新增一家五星级酒店;全域旅游拉开新框架,实现竣工或开...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