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张老照片引起的思念

青岛早报 2018-01-21 06:58 大字

这张我们兄弟姐妹四人的合影,是1987年夏哥哥和大姐、二姐齐聚青岛,我们在当时的市政府前照的。因我们天各一方,很难聚齐,这是我们四人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大团圆,也是唯一一张合影,十分珍贵。

1985年秋,妻子病故,小女儿还小,我不会照顾,加之当时工作紧张,二姐就提出送到哈尔滨她帮我抚养。1987年夏,我已调到青岛的山东外贸学校半年多了,一则是想念幼女,二则是尽快不再连累年近花甲的姐姐,就想把寄养在二姐家的小女儿接回来。那时我已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幼女,再说女儿也快8岁了,自理能力强了。我和姐姐商量接回女儿之事,几次书信来往,姐姐在确认我真能照顾孩子之后,答应她来送,顺便看看我新的住处。正好我外甥女刚结婚,我也欢迎姐姐把他们一起带来,算是旅行结婚吧。小外甥闻讯,更是眼馋,于是,姐姐一行五人热热闹闹地来青,我自是分外高兴。于是又和北京的哥哥联系来青,他已于年前从我国驻毛里塔尼亚大使的任上离休,欣然同意,并将带大侄女和孩子同来,我更是欣喜若狂。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又向老家的大姐发出邀请,四叔家的二堂姐主动提出陪同大姐来青。这下一下来了十位亲人,加上青岛的老表哥一家,热闹极了!

此时对我来说,简直是有点奢侈!在两年内相继失去老母和爱妻、小女又远去哈尔滨之后,家中只有我和儿子相依为命,不时有孤单寂寞之感。现在,我家热闹了,感到自己是极富有的人了!哥哥一家住老表哥家,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战友加兄弟”,一起当八路打鬼子,出生入死。而其他亲人,就住在当时学校分的团结房里 (套三住两家,我分得两卧)。一间给新婚的小两口,另一间打地铺、睡沙发,七口人挤在一起,真是热闹。白天,我们一起游山逛海,享受美景,更享受亲情!就这样,有了这张十分珍贵的纪念照。

现在,30年过去,哥哥和两个姐姐均已离我而去,只剩下我一人。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对我这个小弟弟的似海恩情,留给我无尽的思念。妈妈生了四男四女,因病夭折了两男两女,剩下两男两女。四十年代初,大姐出嫁,哥哥在家乡参加八路打鬼子,妈妈带着二姐和我四叔家的大堂姐来到闯关东的父亲身边。1944年,我生于哈尔滨。父亲为了生意常不在家。于是,二姐和堂姐便帮妈妈担起了家务和照顾我的责任。所以我常说,我是姐姐抱大的。11岁时,我到了北京,来到兄嫂身边,又是接受兄嫂的教养长大的,一直影响至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回到家乡工作,又得到大姐一家的很多帮助。这些手足之情,情深似海,延及后代,永志不忘! 讲述人:陈继钺

新闻推荐

奔 ■王楚翘

上学的日子,熬啊熬。再过些天就是过年,回家的日子变得温暖如春。扛着一大堆姥姥没尝过的吃的,紧攥着火车票,奔过了堵车的心急火燎,奔过了肩扛手提的气喘吁吁,奔进了前线打仗似的车站,眼睁睁一场大雪,不一...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