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60台“救命神器”
半岛全媒体记者肖玲玲
上线运行红十字应急救护(第一响应人)云平台,完成“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证书培训2万人,提升城乡居民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018年,市政府连续第3年将“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证书培训列为市办实事,还特别指出在轨道交通站点及机场、客运车站、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60台,引导和推动AED设施普及,提升公众安全保障水平。
急救技能普及率的高低以及社会急救成功率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衡量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2018年,市政府连续第3年将“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证书培训列为市办实事,计划培训“第一响应人”救护员2万人,持证救护员人数达到全市总人口的2.56%,有效提高全社会突发事件防范应对水平。同时,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开展应急救护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普及避险逃生、自救互救、应急处置知识。重点对教育、交通、旅游及高危行业从业人员,机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管理人员推广“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全年培训持证救护员2万人。上线运行红十字应急救护(第一响应人)云平台,形成集网上注册、在线学习测试、应急信息发布、“第一响应人”应急响应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平台,实现救护员管理信息化,市民在线求救与救护响应平台化。
另外,在轨道交通站点及机场、客运车站、港口客运码头、场馆、旅游景区(点)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心源性猝死现场救生的“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据了解,目前青岛仅有机场、第一海水浴场等少数单位配有AED,与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有较大差距。2018年,将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60台AED,并对相关人员培训使用方法,引导和推动AED设施普及,提升公众安全保障水平。
60台AED主要设置在哪里
1.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主要培训哪些内容,如何参加?
答:培训时间为16课时,采取理论知识讲授与技能实际操作相结合方式进行,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应急救护培训相关内容,包括现场创伤救护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现场心肺复苏抢救技术;初期响应和处置、组织疏散和逃生、信息报告和通报、配合救援和宣教“四项能力”知识技能。市民可以拨打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电话85975999报名,或拨打所在区市红十字会电话报名。
2.法律法规对急救产生的纠纷及责任如何保护?
答:国家鼓励他人伤病或者处于其他生命健康危险时的见义勇为行为。2017年3月20日起施行的《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第29条明确,鼓励具备急救专业技能或者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等医疗救护证书的人员,对急、危、重伤病员实施紧急现场救护。2017年1月1日施行《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17条明确,鼓励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他人出现伤病或者处于其他生命健康危险时,在能力范围内予以救助。对见义勇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和保障。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3.2018年计划设置的60台AED主要设置在什么地方?如何管理?
答: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电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心源性猝死现场救生的“救命神器”,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是提高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手段。2018年,本市将试点在轨道交通站点、机场、客运车站、港口客运码头,以及体育场馆、展览场馆、旅游景区(点)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AED60台。设置方式采取合作模式,市红十字会负责AED保管使用的监督检查,并对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AED使用培训;公共场所单位负责AED保管维护,并选取公共区域显著位置设置,实施开放式管理,一旦市民需要可立即取用。
新闻推荐
法院院长任审判长,检察长当公诉人 一次开庭,法检“两长”同庭履职
半岛全媒体记者孙桂东通讯员张竞舟报道本报1月12日讯“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现在开庭!”1月11日,随着法槌落下,在青岛市看守所法庭,审判长宣布一起抢劫犯罪案的开庭。这次庭审,担任审判...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