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贸市场创星不少于40处

半岛都市报 2018-01-14 11:14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肖玲玲

对于市民尤为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2018年市办实事中也做了重点部署,开展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6.5万批次,创建星级农贸市场不少于40处等等,不光是在对食品抽检的频次、范围等各方面做了要求,还明确了创建星级农贸市场的数量、标准。另外,加大对抽检不合格产品的查处力度。

为进一步保障群众饮食安全,本市已连续7年将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列入市办实事,2018年全市计划完成65000批次。主要包括在种养植环节开展食用农产品定性定量抽检5900批次,在粮食流通和储备环节开展粮食抽检6000批次,在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环节开展食品抽检14370批次,开展风险监测2330批次;各区市根据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组织对辖区内食品开展检测共36400批次。总体计划,一季度完成12500批次,二季度完成20000批次,三季度完成18000批次,四季度完成14500批次。

而农贸市场作为广大市民生活消费重要场所,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目前,青岛市城区共有农贸市场145处,承担着全市70%以上蔬菜、水果、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和50%以上生猪肉、牛羊肉保障供应。2012年~2016年,累计对市区75处农贸市场进行了标准化新建改造,并于2017年起开展了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工作,目前已创建兴山路市场、大连路农贸综合市场、北村农贸市场等40处。2018年,将进一步高标准创建星级农贸市场,创建星级农贸市场不少于40处。对获得星级认定的农贸市场将给予综合奖补。其中:五星级市场奖补80万元/处,四星级市场奖补60万元/处,三星级市场奖补40万元/处。

今年食安监测重点是什么

1.2018年食品安全监测的重点是什么?

答:将市民消费量较大的肉、食用油、蔬菜、海产品、粮食等大宗食品作为抽检的重点,根据来源渠道,加大抽检力度。突出加强生产经营主渠道食品安全监管,将食品加工企业、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饭店、学校食堂等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全面落实入场驻检、定期巡检制度。在掌握各类食品来源渠道基础上,突出把好入市关。加大抚顺路、华中、城阳三大蔬菜批发市场和四流中路粮油批发市场等重要食品交易场所的检测力度。

2.对不合格食品如何处理?

答:加大对抽检不合格产品的查处力度,建立严格的核查处置制度,做到批批查处,件件落实。针对各环节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情况,采取没收违法所得、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措施对违法生产经营者进行严厉查处,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按规定移送公安机关查办。严格食用农产品入市检验,凡在商场超市抽检一次不合格的,其供应商三年内不得入市;两次不合格的,终生禁入。凡在批发市场抽检一次不合格的,其供应商一年内不得入市;两次不合格的,三年不得入市;三次不合格的,终生禁入。

3.怎样申请参与星级农贸市场创建?

答:2月份,市场开办单位对照《青岛市星级农贸市场创建办法》和《青岛市2018年度星级农贸市场创建标准》开展自查自评,查漏补缺,提升完善,在自查合格基础上,向所在区星级市场创建管理工作办公室审领、填报《青岛市星级农贸市场创建申报表》,同时提交相关材料等。各区星级市场创建工作办公室对市场开办单位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签署意见后,报市星级市场创建工作办公室。市星级市场创建工作办公室对市场开办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复核,确定参加创建市场名单并公示。通过公开招标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以明查与暗访结合的方式按月开展现场测评,次月通过市工商局官网向社会公示成绩。组织专家集中测评,通过青岛市工商局官网向社会公示成绩。专家评审会对参评市场进行综合评审。综合各评审结果确定候选名单并公示。

4.对星级农贸市场业户有哪些奖励?

答:获得星级认定的农贸市场取得综合奖补资金后,要拿出不低于10%的综合奖补资金,对市场文明诚信经营业户等进行奖励。

新闻推荐

高水平医院引两家来青

半岛全媒体记者肖玲玲看病就医关乎百姓民生,在2018年市办实事中,涉及医疗卫生领域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包括引进高水平医院2家;依托市区医疗机构新建院前急救站18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