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仅中山路南区就有七八家影院

半岛都市报 2017-12-13 11:11 大字

影院胶片拷贝未到,银幕上显示的字样。

上世纪60年代的跑片员,他的车后座上捆的就是片盘。

青岛早期电影院分布图。

繁荣景象

王义军1950年出生于青岛,打小就非常喜欢电影,“当时没有电视,也没有别的娱乐节目,就是看本小人书,但是小人书哪有电影好看?那时候我的家庭条件还可以,我也喜欢看电影。那会儿,基本学校包场的电影我都看,而学校一般一个月能包场两次到三次。”王义军最喜欢看的就是战争片,像《南征北战》《英雄儿女》等。

据王义军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岛有近二十家电影院,电影放映十分红火,“当时的电影院主要集中在中山路的南区,比如红星电影院是在中山路61号;中国电影院在中山路97号,现在还有;红旗电影院在东平路上,明星电影院在安徽路上,不过明星电影院现在已成邮电营业厅了。”王义军说,中山路1号也曾经有一家电影院,后来成为青岛市科协科技馆;永安电影院在平度路上等,仅中山路南区就有七八家影院,“其他区域分布的还有‘青岛\’、‘东风\’、‘胜利\’、工人文化宫、海员俱乐部等,后来青岛港务局大礼堂也放电影,台东有‘大光明\’、‘台东\’、‘遵义\’,四方有两家,沧口也有两家。”

当时一张电影票,成人票售价一般是两毛五,学生票便宜些,有七分钱一张的。这个票价贵不贵呢?王义军告诉记者,当时刚参加工作的小青年一个月的工资也就20来块钱,“不过,当时的10块钱比现在的100块钱都值钱,10块钱就是我半个月的生活费。”

1968年3月,刚结束了新兵训练的王义军来到了部队上的电影队,从事电影放映工作,“因为我年轻时还有点小才艺,字写得比较好,会写个板报什么的,当时我在电影队,一边演出一边当放映员。”虽然喜欢看电影,但放电影却是个技术活,不是说干就能干的。“放电影是门综合技术,就像无线电技术、机械学、光学一样,它的原理是怎么回事,得慢慢学。”王义军告诉记者,他也是从头开始学,虽然学的过程很辛苦,但当终于凭借自己的一双手,让一束明亮的白光准确无误地照在幕布上时,王义军心里升起了难以言说的自豪,他也因此深深地爱上了电影放映这份工作。虽然王义军是电影放映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但他却是电影放映技术进步最快、成绩最好的放映员之一,“一个人的时候,我就看技术书,学专业知识,晚上也拿着手电筒偷偷地看。”

跑片路上

拷贝少,影院多,全靠“腿”周旋

1974年,王义军转业回到青岛,在红星电影院从事电影放映工作。王义军告诉记者,当时各影院放映的影片还都是各省市文化局下属的电影公司统一分配的,而且当时影片的拷贝也少,有时候甚至一个省只有两三个拷贝,比如给青岛、潍坊、烟台三个城市一个拷贝。不过,青岛毕竟还算个重要城市,一般都能轮得上。如果电影拷贝充裕,青岛就能单独给一个。王义军印象最深的是放映李连杰主演的影片《少林寺》时,“因为那部影片太火了,全省就来了两个拷贝,一个在济南,另一个在青岛,其他城市基本没份儿。”

拷贝只有一个,青岛那么多家影院,怎么放映?

王义军说,此时,各家影院的相关负责人就会到电影公司去开会,商量拷贝怎么安排。因为一部影片一般都有十几卷胶片,“少的十卷,多的十五卷的也有”,每卷胶片可放映十分钟左右,所以每家影院隔二十分钟就放一场,“比如我们‘红星\’最先放映,早上8点钟开始放映,第二家就8点20分开始放映。为什么要晚20分钟?因为第一家8点开始放映,8点10分的时候,第一卷胶片就放映完了,剩下的10分钟正好够拿着这卷胶片从第一家跑到第二家,挂片,放映……以此类推,一家家影院,就这么跑下去。”王义军说,当时有趣的一幕是:经常是这一家的放映员正在放片时,别家影院负责跑片的工作人员早就在旁边等着了。

王义军说,以前的影院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山路南区,隔得近的有时候步行三五分钟就到了,再远点儿的就是骑车,自行车、摩托车、类似现在电动车的车子,都曾经是跑片的工具。“有些影院所在的地方路不好走,或者没法骑车过去,这样的影院一般就不给安排排片了。”王义军说,当时比较麻烦的是在老四方和沧口的那几家影院,因为距离中山路太远,有时候骑摩托车20分钟都赶不到,“有时候运气不好,路上再多等几个信号灯,就没办法按时送到了。还有遇到一些意外情况的,比如半路车子坏了,那得再派一辆车去接,所以一般电影院都有两到三部车。”王义军告诉记者,跑片的时候,遇到道路方面的特殊情况,有时候甚至会请交警帮忙,“就告诉交警同志,有一千多人在等着看电影呢,万一中途停了那可怎么办啊!交警有时也会帮忙送送片子,但也只是偶尔求助一下。”

放一部影片,除了需要一两个人跑片,在现场放映的至少得有三个人,“两台放映机,一人负责一台;还有专门修剪片子的工作人员,最少三个人。”王义军告诉记者,由于电影胶片“多家共享”,一部电影胶片如果保管得好,能放五六百场甚至八九百场,如果保管得不好,演上一百场左右甚至更少就报废了。

现在看电影,基本上都是观众自己买票去看,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王义军透露,“最多的是包场看的,一所学校一个月就能包上两三场,再有就是工厂、学校等单位,也会包场看电影。”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礼智

工作43载,放映电影约6450部,放映场次约38700场……青岛是中国较早引入电影的城市之一,而今年67岁的王义军,一位“老红星放映人”,也是青岛电影院的见证人。12月7日,在湖北路17号的青岛电影博物馆,半岛记者与王义军先生因“影”相聚,旧“影”重提。

新闻推荐

第二轮《青岛市志》编修全面完成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晓哲报道本报12月11日讯本市第二轮《青岛市志》(1978~2005)(简称《青岛市志》)的编修工作于2002年2月正式启动,历时15年之久,于2017年9月全面完成编修出版任务,这在青岛文...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