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75万人!吸引最强大脑,青岛攒足“人才红利”全球化视野聚焦招才引智,打造国际化人才集聚地,满满的诚意带来“磁场”效应

半岛都市报 2017-11-24 18:29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肖玲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近年来,青岛市人社局陆续启动实施的顶尖人才引进计划、“三中心一基地”建设人才支撑计划、集聚海洋高端人才行动计划、“鳌山人才”计划等专项引才行动,以及蓝洽会等,都是对“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生动实践。

对内,每年的赴外引才狂揽国内各重点高校优秀人才;对外,“百千万”引智服务基层工程,持续优化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形成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三年引进高端外国专家232人。青岛更是连续六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

多年的大手笔招才引智已经形成“磁场”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才来青发展,一步步将青岛打造成为新的“人才高地”,目前青岛全市人才总量已经突破175万人。

全球化视野,凸显引才诚意

今年10月23日至25日,19个国家的12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40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0名中科院所系统代表和12家海外引才机构负责人来到高新区,参加第17届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蓝洽会”)。这是青岛以全球化视野聚焦国际化人才引进来的措施之一。此次蓝洽会有针对性地征集海内外人才技术合作项目500余个,134个人才项目在会间对接成功,正式签署合作。

另外,在蓝洽会期间,市人社局、高新区管委与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麦克布斯商学院、山东大学国际创新学院共同签署了旨在促进高校科研技术成果转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四方合作框架协议。高新区与全球协作联合会、美南中国专家协会联合会签署了旨在加强高端人才引进的三方协议,扩充了青岛海外引才引智渠道,加强了岛城人才“磁场”效应,进一步夯实了青岛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民生是根本,发展是前提,而要谋求发展人才是关键。“青岛市要想实现创新实现国际化,首先得有人才。”市人社局局长纪敏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非常明确,人才是第一位的。那人才靠什么?“光靠青岛自己培养肯定不够。”纪敏坦言,和很多地方相比,青岛的大学还是不够多,所以,首先要把青岛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尽量留到青岛工作,每年再去全国各地大学中推介青岛,招聘大学生到青岛来。同时,还有向海外招聘。“我们每年派团分几个方向进行推介,美国加拿大一个方向,澳大利亚新西兰一个方向,日本新加坡韩国一个方向,欧洲一个方向,最近几年又开辟了俄罗斯乌克兰这个方向。向他们推介青岛,推介青岛的产业和岗位,吸引他们来青工作,效果非常明显。这些推介主要针对留学生,但俄罗斯乌克兰方面,还吸引了不少俄罗斯乌克兰籍的专家来青工作。”纪敏表示,每年来青工作的外国专家接近一万人,外国留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通过这几年的推介招聘,招才引智,青岛的人才数量和结构有了质的变化。目前,青岛市全市人才总量已经突破175万人。其中,青岛市拥有“两院”院士106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66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3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636人,山东省泰山学者154人。

栽好梧桐树,筑巢“引凤”栖

人才,光引进来还不够,还要留下来,用起来。所以,关键还是要产业发展好,不然人招来了却没有平台,根本就留不住人才。这一点,青岛也早早认识到并落实到了行动中。一方面,陆续引进大学、央企、研究院等;另一方面,则是市人社局在引进人才创业工作中建立的一系列创业支持体系。筑巢引凤,都由政府投入,其中包括两个博士创业园、院士创业园、海外留学生创业园,还有大学生孵化中心等等,这些平台都给人才创业提供了孵化的阵地。

青岛博士创业园是近年来青岛市围绕“三中心一基地”发展战略重点打造的一处高端、新兴创业创新平台,2016年荣获“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区”。博士创业园现建有城阳、市北、李沧分园三个,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另外,还有青岛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创业平台,为招才引智栽好了“梧桐树”。

在这方面值得一提的,还有青岛今年的一个大动作。6月22日~24日,“2017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青岛举行。会上还为青岛新型智库集群大厦揭牌,并与全球化智库(CCG)、德稻集团等智库代表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与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海国图智研究院、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等十余家智库项目签订落户协议。“我们准备把国内高端的智库机构在青岛都设分支机构,国际上一些比较好的愿意在中国设分支机构的也设在这边。”纪敏表示,今年是青岛开展智库建设工作的第一年,“接下来我们会慢慢探索,打造中国智谷。”

如果说,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必备“硬实力”,一座城市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则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其国际化的“软实力”。这几年,青岛连续六次获得一个含金量极高的荣誉——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城市”。这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国内唯一一个完全由外籍人才参与评选的引才引智“中国城市榜”,国内外关注度高,被喻为“城市国际化的风向标”。而另一方面,青岛国际城市建设也需要“国际大脑”的参谋。为更好地借力“智脑”,青岛制定了国际城市战略咨询评估机制,目前,已邀请了李肇星、龙永图等36位知名人士任咨询委员。同时,邀请国际知名第三方机构做好国际城市战略推进实施的年度评估工作,编写发布年度白皮书,形成《青岛市实施国际城市战略综合发展愿景报告》。

新闻推荐

青岛积成挂牌新三板

□记者薄克国报道本报青岛讯11月8日,青岛市市南区高新技术企业——青岛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挂牌仪式。挂牌新三板,标志着青岛积成开启进入资本市场的新时代。至此,今年市南...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