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听波涛汹涌

青岛早报 2017-11-21 00:00 大字

伫立栈桥,回首蓝天下绿树里红瓦起伏绵延,近旁又波涛拍岸卷千堆雪,突然就觉得,生长在青岛,生活在青岛,实在是幸运,因为这座年轻的城市不仅有着典雅如油画般的山海风光,更有着丰富的文脉滋养着这里人和物,在浩浩文学长河里不时激起朵朵浪花。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梁实秋、沈从文、老舍、王统照、萧红、萧军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都曾旅居于此,并创作出诸多名作。这是何等幸事,试问几城能有?又比如,当下文坛谁不知晓青岛本土作家中的耿林莽、尤凤伟、杨志军……

青岛的历史不过百余年,文脉却几近等长。作为这个城市的文学团体,有责任维系其文脉的传承与光大。青岛市作家协会小作家分会是青岛唯一官方青少年阅读与写作推广公益组织,发现和扶植青少年文学爱好者,储备后备创作人才,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职责。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小会员张熙悦的父亲捧着厚厚一摞文稿找上我,说给我添麻烦时,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我要感谢熙悦的父亲,让我在这一摞美好的“麻烦”后面看到一个花季少女对文字、对文学的深深喜爱,看到青岛文坛的苗圃里又一株玫瑰绚丽绽放。

熙悦正在读高二,学业压力可想而知。做不完的作业,温不完的功课,是中学学子的常态,但熙悦不同,她酷爱读书,大量的阅读开拓了她的视野,更丰富了她的情感。在熙悦的习作中,我们精心挑选了百余篇汇集成散文随笔集《悦读时光》。细加品读,就可以感知到,在书香的世界里,幼小的熙悦是怎样慢慢成长为一个细腻、温润又不失个性的姑娘。而这样一些品质,恰恰正是优秀作家所理应具备的。

熙悦并不是青岛市作家协会小作家分会唯一出版个人作品集的会员,在她之前就已经有出版儿童小说、随笔集,甚至诗集的小伙伴,他们当时的年龄有的比熙悦还小。熙悦胜就胜在她的用心,同样需要战题海,同样没有太多时间坚持自己的爱好,但她懂得珍惜点滴时光,将自己的所思所感,通过文字完成了心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顺畅连接。这些熙悦从小到大积累的文字或许带着稚嫩,表露的情感也未脱去青涩,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

而熙悦的父母,在人们普遍急功近利的如今,仍然花费精力和情感,为女儿的文学梦撑起一片明净的天空,陪伴着女儿行走在通往美好未来的路上。熙悦的路还很长,可以选择的有很多,文学创作也未必是最终的方向,但我相信,熙悦会守住她内心的需求,在属于她的悦读时光里,慢慢地读,慢慢地写。我还希望我们的城市能涌现更多的熙悦,更多的像熙悦父母一样的家长。到那时,整座城市的人便可以沐浴着海风,听文学的波涛汹涌澎湃。

新闻推荐

打造高层次人才

蒲松龄写的一篇《崂山道士》,让天下人知晓崂山。小说中神奇的穿墙术如今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轻松实现,在首届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上,崂山区在大会上提出来的“未来已来”一下子成为网红名词。“...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