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七旬老人带来泥塑新作品

青岛早报 2017-11-20 06:59 大字

11月14日上午,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氏泥塑创始人,70多岁的刘世普亮相青云宫庙会现场,这次他带来了一组新作品——《不忘初心》。他说,这组作品主要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希望用传统艺术记录愈加幸福的生活。

记者看到,这组作品由五个泥塑组成,分别是一位披着蓑衣摇船的老人、一位翩翩起舞的女性舞者、一位正在做饭的孩童、一艘小船和一个竹篓,反映了渔民们自制简易的捕鱼工具捕捉鱼虾的过程,整个劳动场景活灵活现。虽然这些泥塑还未上色,但依然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围观。刘世普老人介绍,这组作品从构思到创作一共花了数天,是专门为青云宫庙会准备的。

泥塑艺术是中国常见的古老民间艺术,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纤维,捣匀后捏制成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在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河套街道,刘世普的刘氏泥塑被评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泥塑广受欢迎,不少作品出口至东南亚国家。

一双巧手行云流水

对靠海吃海的村民来说,想要“吃海”,好的工具必不可少,织渔网过去是沿海渔村处处可见的场景。在青云宫庙会上,韩家民俗村文艺队的王竹红带着织了一半的渔网来了,她乐呵呵地现场向大家展示织法,一双巧手行云流水般地在网绳之间穿来穿去,下手又快又准,动作十分娴熟,一行行渔网就在她的巧手中织成。据了解,渔网制作技艺已经被列为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竹红说,韩家民俗村搜集整理了各种渔网268件,市民可驱车前往韩家民俗村参观。

稀有红陶 子摆进庙会

花面鱼、喜馒头,这些包含民俗特色的食物如今很少有家庭制作,而用来制作这些造型面食的红陶 子更是难得一见。在青云宫庙会上,传承了六代的红陶 子制作艺人李义勤父子,带着他们的红陶 子作品也来到了庙会,并在现场展示制作。

李义勤父子的展位就在离青云宫入口不远的位置,一张简易的桌子上摆放着20多个不同造型图案的红陶 子作品,有莲藕图案的,有菊花小篮子。除了面食 子,还有红陶制的筷子筒和笔筒,外表雕刻着繁杂的图案,十分精美。

李义勤今年63岁,来自红岛街道办事处大涧社区,他告诉记者,红陶的制作手艺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到他儿子这一代,已传承了六代,总共百余年。“我18岁时就做过烛台、香炉,和砖瓦放在一起烧。后来开始制作红陶 子,花样越做越多,到现在已经做了40多年了。”目前,红陶子已经被列为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闻推荐

一个人如何成为他自己

文珍: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