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那18㎡小屋

烟台日报 2017-10-20 08:47 大字

□庆智最近去了趟青岛,看了看堂叔和婶子。

堂叔已是耄耋老人,我也过了古稀之年奔八十而去。且觉得身体每况愈下,步履蹒跚,磕磕绊绊,甚至有时还东倒西歪,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而时间老人的脚步尽管在按部就班地走着,但似乎觉得越来越快,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堂叔体质也大不如以前,背有些驼,眼有些花,听力似乎也在下降。去看堂叔,算是古稀耄耋相见吧。

堂叔长我九岁,从我记事起就屁颠屁颠地跟在堂叔后面。春天放风筝,他在前面走,我在他后面雀跃。秋天当薿薿的草木披上黄装,他在前面割草,我在后面拾枯枝败叶。当朔风阵阵,他会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我穿上。

堂叔是高小毕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也相当于一个小知识分子。他工作的地方是青岛的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先在车间里当工人,由于堂叔勤劳肯干、憨厚,又加上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很快入了党提了干,后来调到党委做秘书工作。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在上海读大学,暑假或寒假回山东老家时,坐船路过青岛顺便到堂叔家去看看。

堂叔住的是简易筒子楼,整个二楼住了二十几户人家,走廊相遇时双方都得侧着身子。堂叔的家,大概有18㎡左右,里面放一张床,一个高低柜,两把椅子。外间一铺炕,在炕上面又打了一个吊铺,可称楼中楼,在上面坐着几乎抬不起头来,晚上睡觉时几乎是爬着进去。外面门口放了蜂窝煤炉子,算是露天厨房,下雨天上面临时放块木板。

这一套房子前后一共住过三代人,二祖母、堂叔、婶子和四个妹子。一次路过青岛,在堂叔家里住了一晚上,害得大妹妹到别人家凑付一晚上,想起来还真有些过意不去。

当时青岛住房很紧张,堂叔住房也算一缩影。

后来堂叔也有机会分到房子,可堂叔觉得有地方住就行了,好多职工还没有地方住,就让给了别人,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还住在那个18㎡房子里,尽管他早已是国营企业的厂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城市改造,堂叔住的那一片进行改造,堂叔才搬到现在还不到60㎡的房子里。用堂叔的话来说,四个孩子都先后成家立业啦,这房子够老两口住的啦,没必要换啦。堂叔一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他每走一步都扎实,厚重。看看那琳琅满目的证书,什么先进工作者、优秀厂长、模范共产党员和那沾满油渍的工作服,还有那住过18㎡的小屋,堂叔一生虽然谈不上完美,总还算可以。

写到这里我想起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一句话:“人是为自己活着的,也是为别人活着的。”是的,堂叔一生就是这样活的,这18㎡的小屋陪伴堂叔大半生。

新闻推荐

服务大企业国税局亮新招

早报讯昨日,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大企业与风险管理局正式揭牌成立。据悉,大企业与风险管理局的成立,将为青岛市大企业提供丰富的个性化服务选项和涉税风险防控方案,大幅降低大企业税收遵从负担,进一步优化...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