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孤独中与自己自由对话

青岛早报 2017-09-12 04:52 大字

早报文娱专讯 9月9日,之前的“天才少女”、如今的“青年作家”蒋方舟来到青岛书城,在一楼城市课堂举行读者见面会,签售自己的新书《东京一年》,畅谈过去一年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任性自由而孤独的生活带给自己的改变——放下伪装,让自己成为本该成为的样子。她希望每个人都能确定自己的轨迹,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意大利于歌德,东京于我”

1989年出生的蒋方舟,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 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次年在 《人民文学》发表了《审判童年》,获得第一届朱自清散文奖。 2012年大学毕业后任 《新周刊》副主编。代表作有杂文集《正在发育》《邪童正史》、小说集《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等。 “神童”“天才少女”等标签是世人对她的评判。 2016年,蒋方舟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在东京独居一年。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她远离那些光环,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审视自己。

“1786年9月3日凌晨3时,37岁的歌德提起行囊,独自一人钻进一辆邮车,逃往了意大利。那时候的歌德在魏玛已经生活了十几年,身居要职。他出逃并非因为走投无路,而是他发现自己的人生不知不觉被套上了一个齿轮,生活把创作热情压榨得干瘪枯竭……2016年,我独自一人在东京生活了一年,东京也拯救了我。”这是蒋方舟在《东京一年》中的语句,歌德逃离了生活了十几年的魏玛去往意大利,并在那里写出了《浮士德》的前半部分。蒋方舟只身一人来到日本东京,在这个异国他乡,她摆脱了过去20年的写作生活的惯性,摆脱了需要去扮演的公共角色,选择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放任自己过一种任性、自由而孤独的生活。在这种放空式的自由中,蒋方舟回头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生活轨迹,沉淀生活中其他的杂质,与自己对话,发现了改变自我的契机。

“诗与远方”不能改变生活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对于这句话,蒋方舟是反感的。她说,诗意的生活是不存在的,这句话对现在的年轻人产生了一种误导,似乎离开原来的生活踏上去往云南丽江的火车便能寻找到心中的诗与远方,然而生活是不能逃避的,它是用来征服的,苟且中也有诗与远方,诗与远方中也有逃避不了的苟且。对于“远方”,蒋方舟认为这只是一个改变自己、审视自己的契机。当蒋方舟到东京时,以前生活带来的束缚和惯性被一扫而空,面对完全不同的风土人情,她被感染被吸引,并惊讶地发现自己“原来这么能喝酒”,日记中也毫不保留地记录了生活里局促琐碎的一面。在这个“远方”,蒋方舟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在孤独中发现了诗意。

在心理上和自己拉开距离

谈到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蒋方舟谈起了自己喜欢的俄国作家纳博科夫,“我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没有根的作家,我对于自己家乡的情感没有那么强,反而我会更喜欢不同的陌生体验,我很喜欢到处跑来跑去,我喜欢新鲜的生活所带来的陌生感和刺激。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没有这么多的自由去做游历,甚至我觉得也是没必要的,但是,我觉得是人们从心理的远距离去看自己。比如我每天都有写日记的习惯,我觉得这就是拉开一段距离去看自己,对我来说最恐怖的事情就是发现自己一点点偏离了既定的目标,或者说偏离了所谓的‘初心\’,所以我每天都会写日记审视自己,这就是我所谓的和自己拉开距离。人很容易被生活的惯性裹挟着往前走,会渐渐忘掉自己一开始的热情,所以我觉得即使无法到一个地理层面的新环境,也可以在心理上和自己拉开一段距离,看看走的是不是自己真正选择的路,不要到一切已经没有办法回头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想过的不是这样的生活,原来这个生活是不适合我的。 ”

蒋方舟认为,“自我”是一个动态概念,不同情境下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很多人看似活出了“自我”,但是不代表真的活出了自己的选择。过去的一年之所以是独特的,是因为在这一年中她摆脱了之前几乎所有外界的压力,得以认真做事,小到每天的日程、大到每天和自己的对话,都得以用之前数倍的精力专注于此,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和经历。 (记者 单蓓蓓 实习生 韩凯旋)

新闻推荐

一例医患故事带来的思考 □辛有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江教授,去年10月登上央视新闻专题片《大国工匠》,获得许多世界顶级专家们的好评。但这样一位享誉国内外的“大国工匠”,5年来却牵挂着一位小患者。(据9月1日《...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