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大学成立大会在即:本科招生分数线远超一本线
“4111014596”,这串全国唯一的学校标识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自诞生之日起获得的“身份号码”。
今年5月,微信公号“共青团中央”公布消息:近日,教育部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共青团中央关于申请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相关事项的请示和关于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论证报告,同意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消息同时明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创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不再举办本专科学历教育。
一时间,有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以下简称“中青院”)停办本科教育的传言骤然停歇,而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社科大”)相关的招生宣传工作紧锣密鼓地铺展开来。
澎湃新闻从校方获悉,9月12日,中国社科大将举行成立大会暨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中国社科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社科大校长等社科院领导,以及有关部委领导,北京部分高校领导将会出席大会,规模预计在1500人左右。
此前,学校已将由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张政文签署的本科录取通知书发往了全国18个省份的392名学生手中。这些刚刚经历高考并跑赢了一本线的年轻人,将在位于北京房山区高教园区,占地面积49.4万平方米的中国社科大本部(俗称良乡校区)开始求知求学与青春的书写。
中国社科大的开场获得了全社会的瞩目,但这所学校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招生“首战”
8月26日,位于北京西南五环外的良乡高教园区依然处于暑期的静寂中。中国社科大在这天悄然挂牌。
中国社科大可谓含着“金汤匙”出身。
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和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为主创办,拥有良好的建校办学基础。
一方面,中国社科大隶属于中国社科院。创建于1977年的中国社科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它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成果、师资将为中国社科大提供坚实后盾。
另一方面,中国社科大将融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科研实力与中青院的教学基础。前者经邓小平、叶剑英同志批准设立,旨在为“文革”后的中国输送社会科学人才;后者与中央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承担普通高等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两所院校都已有三十年以上的办学经验。
这让中国社科大在今年的招生工作中“首战告捷”。
中国社科大网站公布的《我校2017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顺利完成》一文显示,该校在18个省份的文理录取线均大幅超过当地一本线。
在北京,613分的文史录取线和626分的理工录取线,比文理一本线分别高出77分和107分;而在分差最大的山东,中国社科大的录取线比文理一本线分别高出了132分和221分。
中国社科院大学已设置八个学院,今年首先在四个学院计划招收7个专业390名本科生(实际招生392名),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经济学院的经济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关系学院的英语专业。未来招生专业还将进一步拓展。
它的目标,是建设成为拥有8000-10000名学生(含研究生)规模的完整的高等国民教育体系。
初露真容
中国社科大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今年1月青岛政府网上的一则官方回复以及随即由当地媒体刊载的文章所披露。
1月21日,山东媒体半岛都市报官方微信公号发表题为《中国社科院大学青岛校区将落地李沧世园会!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基础招本科生!》的报道,并被多家媒体转载。
该报道称,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在中青院的基础上成立中国社科大,并将在青岛建设校区。
该报道引述青岛政务网政府信箱的官方回复信息:青岛已与中国社科大于2017年1月7日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共同在青岛建设“青岛校区”,开展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层次人才培养,并培养外国留学生;合作共建“青岛研究院”等。
随后,该微信公号上的这篇报道很快被删除。青岛政务网政府信箱的回复内容也被修改为: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合作共建研究院,围绕国家战略和青岛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等。
回过头看,彼时的披露对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和中青院都是措手不及的。
对前者而言,中国社科大仍在筹备阶段,未获正式批复。对后者而言,与中国社科院合办中国社科大,将本科教育并入新大学,还只是几个研究讨论有待完善的方案之一。
今年1月10日,中青院召开教师代表大会,介绍学校改革方案并征求意见。多名与会教师回忆,将中青院与某科研机构合并成立新大学被列为五个改革方案中的第一个。
尽管教代会所发材料上并未明确某科研机构的名字,但与会教师代表大概知道是指中国社科院,“所以很多与会代表在发言的时候就直接说成社科院”。
中青院的改革始于2014年年底的群团工作改革。去年4月,中青院官网上一篇会议报道提及,学校正在按照团中央书记处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共青团改革对学校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手研究学校深化改革的方案。
中青院将停办本科教育的消息,也同时期在学校师生中传开。多位受访师生向澎湃新闻回忆,自己是在2016年4月,从媒体、知乎、贴吧以及校友群等渠道捕捉到了风声。
中青院招生办按计划发布了该年度的招生方案,其后也正常完成了2016年度的本科招生工作。
改革方案尚未确定,而山东媒体已经披露中国社科大与中青院的关系。中青院一些教师还多次呼吁校方公开改革方案。
渐次推进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社科大今年开始招生,且规模不超过千人。
账号主体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微信公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也在3月末悄然上线。公号的功能介绍为:发表最新中国社科大招生信息,帮助您了解中国社科大,方便您报考中国社科大。
5月初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详细介绍了3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调研情形。
其中,刘延东提到,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中央交给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任务,要坚持有特色、高水平、高起点的办学方针,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双一流”文科大学。
这一讲话内容的公开,基本坐实了外界揣测。更加确凿的官方信息来自共青团中央。
5月19日,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发布消息称,近日,教育部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共青团中央关于申请创办中国社科大相关事项的请示和关于成立中国社科大的论证报告,同意创办中国社科大。
当日,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向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社科大将中国社科院的学术优势和学术资源转化为教学优势和教学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国社科大本部设在北京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按照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还将积极推进青岛等校区的建设。
6月3日,中国社科大在其官网上公布了“2017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并接受在线招生咨询。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党国英认为中国社科大早该成立。他告诉澎湃新闻,此前因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没有本科生,在招收硕博研究生时会出现衔接问题,“好像社会对我们的了解不够,报名情况不太好。”
党国英还认为,中国社科大身处北京便是一种优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优势专业也将在中国社科大得以延续。
交接难题
外界的揣测告一段落,中青院与中国社科大的交接工作才刚刚开始。
5月19日,中青院党委书记倪邦文在学校中层干部会议上通报改革情况。倪谈到,学校本科教育和部分研究生教育的划转,可以使多年来积累的高等教育资源继续发挥更大作用,转出的师生的事业发展和学业发展保持延续性,并拥有了更广阔的平台。同时,也是学校正本清源,聚焦教育培训、决策咨询、人才培养三项职能,实现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机遇。
5月底6月初,中青院专门召开多场师生政策宣讲与咨询会。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会上详细介绍了中国社科大相关情况,并现场解答师生员工疑问。
据中国社科大筹建办工作人员介绍,中青院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正就本科和部分研究生教育划转过程中涉及到的政策制度、学生培养、招生计划和人员机构等工作进行具体商谈,研究制定有关实施方案。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党办负责人表示,中国社科院负责成建制、一次性接收中青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中国社科院根据中国社科大学科专业设置、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管理服务的需要,负责分层次、分类别、成建制、一次性接收中青院从事本科和部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职员工,共青团中央负责余下的、承担改革后的中央团校建设任务的师生员工。
此外,中国社科院、共青团中央将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负责做好交接工作,并负责各自管理的师生员工的稳定,力争三年内平稳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会后,一位中青院的中层干部也向澎湃新闻表示,希望能妥善处理对两所学校专业授课衔接的疑虑,以及今年未招生专业相关教师的安置问题。
“最后一课”
对中青院学生的安置亦需多方面考量。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党办负责人在咨询会上介绍,原中青院2014、2015、2016级全日制本科生学习和部分2015、2016、2017级硕士研究生全部转入中国社科大,并按原有培养方案,在中央团校、中青院校址完成学业。
原中青院2014、2015、2016级全日制本科生毕业时可颁发中国社科院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证书,或颁发中青院本科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证书;中青院部分2015、2016、2017级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颁发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毕业文凭和学位证书。毕业文凭和学位证书的颁发方案以教育部批复为准。
原址完成学业解决了大部分在校生的疑虑,但一些因挂科重修,需要同2017级学生一起上课的同学,仍面临着本专业今年未招生,重修课程如何开设;重修课程到底开在中青院还是良乡校区等困惑。
而对毕业不久的中青院校友来说,未来参加职业考试认证或出国留学时,如何填报毕业院校信息、如何打印成绩单等。
一位中青院在校生告诉澎湃新闻,同学中对改革存在着三种看法:一是觉得麻雀变凤凰,因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在全国很有名,而中青院既不是“211”也不是“985”;第二种持中立态度。还有一些有中青院情结的同学,不太想离开这个学校。“大学录取时是中青院,毕业就成了中国社科院(大学)。”
6月18日这天,一位中青院教师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上集结了朋友圈十余位老师和学生的“最后一课”,感慨和纪念是其中的主基调。
四个“期待”
9月10日是中国社科大的本科新生报到日。
即将入学的这批新生多为千禧年前后出生,他们对大学的评判有着自己的标准。
四川的张同学是392名收到中国社科大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之一,她即将入读中国社科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问答有关大学的问题时,活泼与自信从这名“00后”的语言中显现出来。
在翻阅招生计划书时,张同学偶然看到了中国社科大,“去了解了一下,发现师资很强,本科生也是导师制,应该会很重视本科教育,然后私下觉得图书馆非常不错,所以觉得它发展前景很好。外加它第一年招生嘛所以想碰碰运气。”
在中国社科大的官网上,学校的师资力量被描述为:“现有科研专业人员30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人员1600余人。学部委员61人、荣誉学部委员133人;研究员646人,副研究员707人;学科带头人381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国家级人选31人;享受政府特别津贴人员1600余人。社科院研究生院现有博士生导师607名、硕士生导师905名。”
张同学所看重的“师徒制”指导模式是中国社科大特色培养方式之一,指的是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师由来自中国社科院和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每位导师指导2-5名学生,不仅对学生进行学科专业方面的指导,更对学生进行追求科学、严谨求学等方面的言传身教。
此外,“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国际联合培养,教学与科研结合也是它打出的特色培养招牌。
“首先很期待各位社科院老师们上的课,其次期待图书馆,然后是期待参与新学校的建设热潮,最后是超棒的住宿条件。”张同学如是描述对进入中国社科大读书的期待。
在入学前的假期,中国社科大的新生已开始筹备社团,“开学时候就能运转。”对这些年轻人而言,大学生活犹如美好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近日,连盐铁路(连云港-盐城)传来新的消息:连盐铁路盐城段贯通,徐圩港支线宣告桥梁架设完毕。最新消息显示,全线预计明年4月份开始联调联试,8月份竣工具备通车条件。按照2017年江苏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安排,...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