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房绍青,勾连历史的“手艺人”

青岛早报 2017-09-03 05:14 大字

作为活跃于上个世纪50年代连环画领域的美术家,房绍青勾连了与中国水彩画先驱、月份牌画开创者徐詠青先生的师承因缘,也勾连了青岛最重要的美术印刷机构——祥瑞行的兴衰历程。

但1971年的猝然而逝,也使得他的画名被淹没于时代的坑道里,如果不刻意找寻,他无异于任何一个美术史中的失踪者。

好在,他还有多部作品传世。那些被不时翻印的连环画稿,是新时代对他一次又一次的认可,而像《杜十娘》《青凤》与《乔老爷上轿》等作品,业已被民间藏家收纳进经典的行列。

从成长历程中看,房绍青并无家学渊源,经由过年头不多的私塾教育,他的艺术慧根和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更像是对绘画作为手艺属性的印证。

自祥瑞行出师到落定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近二十年松散的工作经历,使得房绍青更像一个标准意义上的“职业画家”。他靠手艺吃饭,无所依傍,也无所畏惧。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他要依靠的是过硬的设计想法和手上功夫,既不必需帮手,也不需要“组织”。

他在几近自由的状态中,颐养着自己的情趣,也放任着自己的性情。

而成就他的,自然是随着时代勃兴的连环画。1949年后,在“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浅白、直接与形象化的艺术渴求,和急切的宣传需要,在无意中缔造了一个巨大的“隐性市场”,也迅速成就了一批年画、连环画美术家。

房绍青像对待所有 “订件”一样,审视着“来稿加工”,也勤奋补给着自己的历史文化修养、淬炼着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如果没有“历史包袱”的追究和“封资修”的毁灭,房绍青完全应该感激那个时代。毕竟他靠手艺实现了赚钱养家,改换命运。

然而,历史不容许假设,他的人生经历无法避免被追问、被甄别、被清理的厄运。

他的“自由”从此成为空话,他的“脾气”从此闷进心里。他是“历史不清”的“可疑分子”,他是靠订件“发家”的“走资派”。

由此,他终于“走失”于“文化大革命”的深处。

回望房绍青的命运,其实更近似于检视艺术生存和艺术创作自由的一个切口。

他留下了才华的呈现,却被时代掩埋。

新闻推荐

袁隆平:日本人很骄傲的,但是在水稻面前,他们折服了!

前段时间,#袁隆平飚英语#一度成为热门话题,袁隆平凭借一场20多分钟的英语演讲,收获点赞无数。8月31日,也就是袁老88岁米寿次日,记者在青岛再次见到了袁老。当被问及“您知不知道飚英语在网上火了?大家...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