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支撑:引才融智攀新高 ——来自标杆城市的报道·青岛篇②
本报记者 刘江雪 夏宗伟
人才是促进一个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一座城市应如何有效吸引人才、充分发挥智力支撑作用?解读青岛的经济发展实践,吸引和利用人才支撑推动城市发展进程,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点。
政策支撑倾力打造“人才高地”
放眼青岛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正在高速发展轨道上的青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认识到人才对驱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各类英才来青岛创新创业。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青岛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75万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驻青院士28人,聘任院士23人,领军人才1526人。
在这组数据的背后,是青岛人才引进政策力度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的强大支撑。
2012年,“青岛英才211计划”正式出台。这部在青岛全市人才政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计划,提出了涵盖重点产业、科技创新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管理等领域的16项人才子计划,而在这16项子计划中,12项属于新创造计划。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拉起了青岛市人才体系的基本框架,实现了人才政策全要素的集中。
在此之前,2011年,青岛已经在高新区先行先试,对人才项目最高给予5000万元支持。
在此之后,2013年,以对入选人才给予100万元项目研发补助为主要内容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实施;2014年,编制“蓄水池”设立,实现了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编制上不封顶;2015年,《关于打造“国际海洋人才港”的实施意见》出台,在安家、创业、科技、培育、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核心政策30条,并配套实施13个细则……
正是这一连串引才政策“组合拳”,使青岛政策集聚人才的洼地效应凸显,青岛大跨步进入能够跟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较高下的“人才高地”。
“这些制度的落地,让青岛在招才引智的管控措施更加‘柔软\’,招引基础更加‘强硬\’,最终实现了人才队伍建设的量质齐升。”青岛市委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这场高端人才资源的争夺战中拔得头筹,青岛最终实现的是城市为应对未来发展积聚内生动力。
平台搭建强势隆起“智库集群”
8月2日,青岛国际院士港6号楼内,袁隆平所带领的团队正在按部就班地观测水稻试验田内的相关数据。这一团队常驻院士港,承担着新稻种高产攻关、海水稻培养育种等工作。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余艾冰留下的亲笔签名,也表达了他对院士港项目的充分认可:“青岛国际院士港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新生事物,提供了一个集萃国内外院士、高端人才的平台,将对中国的科研创新、应用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这片院士与院士做邻居的高端人才集聚区内,王玉田、索罗宁·尤里等72位海内外院士先后签约入驻,这表示,他们每年需有3个月以上的时间在青岛工作。
另一方面,这种“引进一名院士、带来一个核心团队、围绕一个专业领域、推出一批项目”的打包引进方式,不仅实现了才智集聚,也实现了项目、资本等综合力量的集聚,成为形成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链或产业集群的孵化器。
像国际院士港这样的“智库集群”,在青岛还有许多。这些集群的相继启用,意味着青岛已建成国家及留学人员创业园、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院士创业园、博士创业园等为主体的全链条、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孵化平台体系,在搭建院士等顶尖人才产业化项目聚集园区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本地资源和平台能力已经成为人才竞争中的重要因素,抢占先机,并不是将院士、智库、专家简单引进来就结束了,这些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如何搭建平台、激发人才,打造出新的产业生态才是下一步的重点。”国际院士港落户的青岛市李沧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承担着院士科研成果产业化重任的院士双创中心目前正在加班加点建设。
多源渠道立体拓展引智空间
2016年10月,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举行,这是青岛成功举办的第16届“蓝洽会”,已经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域集聚海内外人才智力和技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仅这一次“蓝洽会”,便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620多名海外人才报名,参会海外社团近30个, (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近日,在青岛市黄岛区发生一起连撞两辆车后“肇事逃逸”的交通事故,民警调查得知司机孙女士接连“肇事逃逸”的背后,是一幕见义勇为的感人故事。两名被刮蹭车辆的司机获悉真相后,对女司机的义举表示赞...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