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高能引擎” ——来自标杆城市的报道·青岛篇①
本报记者 宗瑞凯 刘新英 夏宗伟刘江雪
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基因;科技创新是激发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这样一组数据,记录着青岛市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成绩单。2016年,青岛市研发投入总量及强度均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企业达1347家,占全省28.7%;技术合同交易额首次过百亿,达104亿元。
截至2017年6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9944件,同比增长25.6%,拥有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一;全市国内专利授权量2961件,全省第一;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21.56件,是全省的3倍。
科技创新的突破,带来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模式的出现,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实现高质量的有效供给。
“先行者”全速转型,百年“老树”抽“新枝”
提起拥有95年历史的老国企“双星”,不少人的印象仍停留在球鞋、运动服的服装品牌上。
如今,走进双星,偌大的车间里,鲜有工人在现场操作,也不像传统的轮胎车间有大量的噪音。在显得有些“冷清”的车间里,有数十个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机械手在有序地忙碌,高质量的轮胎鱼贯而出。
由制造,到智造;从汗水型,到智慧型。双星,自2014年开启“二次创业、创双星世界名牌”新征程。通过加速智能转型,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双星整合了全球顶尖资源,率先在全球轮胎行业创立了第一个全流程“工业4.0”智能化工厂。该工厂80%的智能装备是双星自主研发和制造的,11种(300多台)机器人当中的9种是双星自主开发的,融“产品定制化、企业互联化、制造智能化”于一体,实现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产品的模块化定制。
“服务4.0”“工业4.0”物联网生态经济新模式,使双星由一个“几乎被遗忘”的老企业,成长为“中国轮胎智能制造引领者”。
青岛老产业转型动作频频。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明月海藻等一批名牌企业,主动转型、先行先试,广泛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脱胎换骨,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老产业转型鲜活案例。
近年来,青岛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重点任务,通过老城区企业搬迁、工业千亿级产业链打造等重要举措的实施,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出清“僵尸企业”,推动了传统产业利用新技术、新模式迅速改造提升。
“高成长”一往直前,科技“新锐”挑“大梁”
“老品牌”一马当先,“新动能”迎头赶上!
短板,逐步补齐!优势,更加突出!位于青岛崂山区的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颠覆传统的未来世界。
2014年7月20日,特来电作为创业板第一股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300001)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正式成立。短短三年时间,企业已从最初的4人团队拓展至超过3000人,在全国78个城市成立了合资或全资子公司,与数十个城市达成合作意向,并在220个城市实现落地,投建充电终端近16万个,其世界首创的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颠覆了传统充电桩模式,获得336项技术专利。
短短数年,特来电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跃成为闻名遐迩的耀眼明星。
像特来电一样,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支撑的“高成长性企业”,作为新锐力量,已成为拉动青岛市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无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还是海洋重点产业、高效现代农业;无论是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还是创意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都将成为令人敬畏的新锐力量,迸发出新的强大动能,挑起青岛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发展的“大梁”。
(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消费“大红包”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