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的专属光华

半岛都市报 2017-08-09 00:00 大字

能量

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本报竟然收到了线索,并且在之后确定正是这名流浪人员的家人打来的,他们觉得这个人像他们家走丢12年的老五窦建军。记者前去核实线索,才有了之前这句话,原来当时家中老父已经80岁,一家人盼了整整12年。

随后本报立即联系救助管理部门,并跟嵊州取得联系,多方沟通,带上流浪者的家人一起奔赴浙江,并最终将建军接了回来。连续五年,半岛记者全程跟踪采访,跟岛城市民一起,见证了这个家庭的团圆:“12年,一家人长长的思念终于有了尽头;12年,一个在外漂泊的孩子终于回来了。”当孩子与爹妈兄长终于团圆,抱头痛哭然后破涕为笑的那一刻,是媒体人觉得最值得的时刻。

像这样的例子在18年半岛的发展过程中不胜枚举。无论是社会救助还是法律、政策援助,无论是街头义卖还是基金联盟,半岛希望通过自身的一点点力量帮助到尽可能多的人。海滩上的鱼搁浅,一条一条捡入大海,因为这条鱼在乎。作为市民报,百姓的事就是头等大事,半岛永远贴着百姓的心。如果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为官者之道,那半岛将这句话的奥义阐述得同样精彩:是岛城市民的支持,才成就了半岛今天的辉煌,也正是为百姓提供了舞台,才能办得如此精彩。

一种向上的力量

2017年2月25日,本报报道了《连续8年,她托记者带建议上两会》,介绍69岁的王菊秀老人多年来发现身边问题,并自己编写建议托记者带上两会的事情,她也成了“编外代表”。据了解,王菊秀老人从工业和信息化部青岛邮电疗养院退休后,仍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和身边发生的小事。她第一年建议的内容是关于公交的,自己老家一直没有公交车,出行很不方便,因此就写了建议反映给市两会,而在2012年前后他们村就通了公交车。此后,她先后提了关于禁放鞭炮、食品安全、土地审批等建议,有些意见建议已经成为政府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不仅在发现问题上她是个热心肠,在做公益上同样是。去年5月份,本报联合青岛情牵日喀则教育基金发起爱心行动,计划赞助日喀则偏僻乡村100位贫穷家庭学生,短短几天时间,不少热心市民打来电话报名想要结对捐助,王菊秀还专门写信激励日喀则的孩子:“孩子们,你们能踏进学校学习是幸运的,我小时候都不能上学。你们要好好学习快乐成长,用知识转变命运,用知识改变家庭和故乡的面貌,为国家多做奉献。提前祝你们儿童节快乐。”并且只要报社有公益活动,只要能力所及,王菊秀总愿意伸出援手,衣服、手套等爱心物资都是成套成套地送,绝大部分还都是她自己花钱买了送来的,老人的执着和热心让人感动。

像王菊秀老人这样的还有很多。他们构成了这座城市善良的音符。“微尘”,它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善良的青岛市民群像,“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微尘成为全青岛的公益品牌,每个人都细心擦拭它,每个人也就成了“微尘”。半岛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公益,并成立自己的公益工作室、公益品牌、公益基金,通过媒体的号召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推动社会公益化良性互动。

18年来,半岛还记录下一张张榜样的面孔。从张瑞敏到许振超,从见义勇为的大学生,到乐于助人的的哥的姐,他们每个人都如此鲜活,每个人都通过自身的发光发热影响身边的人,进而拼出一张积极向上的青岛脸孔。

同呼吸,共命运,这个城市我们一直同在。

新闻推荐

保洁啤酒节,每天半个“马拉松” 垃圾落地不超过一分钟,记者探访啤酒节暑期保洁工

从7月底去啤酒节会场干活以来,白鹏平均每天走路都超过3万步。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徐杰幕后默默付出的,往往也是最辛苦的。当在你啤酒节西海岸会场内逛得开心时,未必能注意到身边默默走过的保...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