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实施“五更”举措,让城市道路更畅通
近日,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等数据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全国城市拥堵降幅最大的城市中,青岛位居第二。
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形势,青岛市是如何破解行车难、 停车难问题,实现城市拥堵大幅下降的?公安交警部门是如何迎难而上、 积极作为,用智慧和努力去缓解城市拥堵呢?
答案是,青岛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道路建设和管理,持续把改善交通作为市委“市办实事” 。 公安交警部门牢固树立“ 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不断推出一系列“更高、更新、更严、更细、更优”的机制和措施,主导和推动了城市交通顽疾的有效解决,走出了一条具有青岛特色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之路。
高点站位 谋划交通大局
缓解交通拥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青岛公安交警支队切实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积极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在立体交通建设、理顺停车管理体制、 加快停车场配建、 打通“ 断头路”、完善高架路网等方面采取措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在大力争取政府支持、部门协作的同时,强化内部挖潜,有针对性地探索推行缓堵新举措。2014年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建设、交通、公安、规划等部门组成的“青岛市交通拥堵治理指挥部”,市政府连续3 年将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纳入“市办实事” ,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管理资金20亿元,投入规模及支持力度前所未有。青岛交警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站在全市高度,以前瞻性的思维为交通管理出谋划策,主动打破各部门、各单位的利益藩篱,协调有关部门打通28条断头路,解决城市路网先天不足问题;建设行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设施36处,解决市民过马路难问题。统一规划建设停车场和管理方式,缓解城市停车资源不足难题。
创新理念 破解管理难题
缓堵离不开科技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深度应用,青岛交警部门把缓堵的着力点放在“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上,重点开展两项工作。一是创新智能管理服务系统。建成了适用本地交通特点的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大规模布设了微波、超声波、线圈检测器以及复用电子警察检测流量3000余处,覆盖快速路、主干路和重要次干路,保证了对路况感知的及时和准确,并将信息服务软硬件建设作为特色化的重要内容,为城市缓堵提供了数据支撑。2013年以来,青岛市投资在地面、高空建设了1200余台高清数字监控摄像机,让系统实现了各类交通事故、拥堵等警情的自动发现、弹窗报警,系统对交通事故、 拥堵等警情发现准确率达到 90% 以上。 二是创新指挥调度系统。通过软硬件建设统筹整合了接处警情等多项业务工作,优化指挥中心内部业务流程及岗位设置,将路面警情发现、分析决策、指挥应对全部集成,为深化公安交管工作转型升级提供了能力支撑。三是创新系统深度应用。通过实时交通流分析、事件检测分析等多种自动化分析手段提升警情发现效率及准确性。为提高警情分析能力,通过运用“ 大数据” 技术,进行“ 时、 空、 主体、 行为” 的多维度分析研判,保障“交通运行”。
精细管理 用好各方资源
青岛交警支队坚持“道路资源精耕细作、路口渠化寸土不让、信号配时分秒必争”,精细扎实推进交通组织优化,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一是精细设计交通组织优化方案。自 2014年起,逐步摸索、建立了卓有成效的、“人机深度融合”交通管理精细化工作模式。近年来,在中心城区34处道路节点实施道路基础设施微观改造;在179处拥堵节点实施了可变车道、车道拓宽等一系列精细化交通组织优化措施;施划公交车专用道 37条、 里程达到 178公里。二是精细实施交通信号优化。组建了专业的信号调优团队,进一步推进交通信号“区域、线”的自动控制,开发了基于关键点的区域控制和基于关键交叉口的干线自动控制。截至目前,累计优化交通信号控制路口527个,优化次数达 3081 次,通过48条主干道的效果分析,全年平均停车次数减少43% 、 行程时间缩短 20% 。 三是精细推行警区勤务模式。 以“警情分布态势”为警力投放原则,打破管辖概念,划分了50个警区,由支队指挥中心“点对点”直接指挥。将勤务种类调整为日间警区勤务、中队日常勤务和高峰事故勤务,三类勤务各不相同、互为补充。搭建“自上而下、一通到底、逐级向上”的勤务考核体系,对执法数量“唯起数论”的考核标准进行了破旧立新,自主研发了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城区勤务管理系统,做到了“扁平化指挥、精细化用警、可视化调度、透明化考核、自动化评比”。勤务改革以来,中心城区的平均出警耗时已缩短至10分钟,民警都想方设法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维护好辖区的交通秩序。
严管秩序 治堵先治乱
“治堵先治乱,治乱必从严”,持续对乱停车、乱变道、闯信号等交通违法行为严查严处,是青岛市交通秩序明显改观的重要措施。一是严格重点区域专项治理。把握市政府整治火车站、医院周边等市民关注重点区域的有利契机,积极当好参谋、献言献策,争取专项资金近3000万元完善交通安全设施,目前重点区域周边交通秩序明显改善。二是严格乱停车治理。借鉴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模式,创新提出了“公安交警规划且主导,街道办事处实施并监督,社区居民自治和管理”的“微循环”社会化建设和管理思路。目前,已在69个居民小区实行了交通“微循环”社会化管理模式,有效缓解了居民区“停车难、行车难”问题。三是严格人行道综合整治。2016年5月,人行道违法停车执法权重新划归公安交警部门后,交警支队积极主动作为,率先在澳门路实施人行道停车整治示范工程,协调市南区政府投资近1000万元用于增设人行道挡车柱及隔离护栏、施划停车泊位、实施微循环,目前,全市共制作用于人行道综合整治的“一路一图”200余套,申请资金在41条道路新增、补设了人行道挡车柱5594个和 3986 个停车泊位。四是从严查处交通违法行为。 青岛交警支队始终坚持“严管出觉悟、严管出安全、严管出秩序”的理念,按照“全覆盖、严执法,零容忍”总要求,持续推进交通秩序大整治。
优质服务 让群众出行便捷
青岛交警支队坚持以民意为导向,有效将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一是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服务市民出行。智能交通系统每5 分钟自动对外发布路况;利用官方微信平台提供交通事故“ 微处理”、路面异常事件等信息服务。目前,“@青岛交警”官方微博粉丝已接近100万,“青岛交警”官方微信用户突破80万并被市民评为青岛市最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二是建立快处快赔机制,方便群众处理轻微事故。目前,市区轻微交通事故快处率已达 33% 。 三是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安全宣传。建立起了“声、屏、报、网”于一体的交通安全宣传体系。与青岛电视台合办的“ 小宫说道”和“ 小许说事”专栏节目,成为市民喜爱的栏目之一。着力推进户外媒体宣传,注重新媒体宣传,支队新媒体交通信息服务工作先后荣获“交通出行服务十佳创新案例”、“公安交管十佳影响力微博账号”等荣誉。积极探索“微直播”警务宣传工作新模式,全程向社会直播查处酒驾、交通事故处理等公安交管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市内三区设置了 100 条文明交通示范路,进一步规范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王海安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郑世瑭)8月3日至4日,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解放思想树标杆,争先进位走在前”活动的意见》的统一部署,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部分班子成员、机关科室...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