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海云街(一)
徐明臣
多年前,青岛市四方区海云庵的旁边,有一条商业街叫海云街。经过拆迁、改建,现在这条街已经没有了过去的繁华,也不称其为街了,街旁边新建的商业城和高楼大厦,把个海云街蚕食的七扭八歪,只剩下几个海云街门牌的门头,原先商业街的格局荡然无存了。
原海云街可以称之为当年四方区的“中山路商业街”,此话讲起来虽然有点夸张,区区几十米的海云街哪能跟中山路相比,但看看当年四方区的商业布局就不难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方区没有一家像样的百货店,居民需要购买稍微贵重点的物品就得上“街里”,然而买一些平时用的针头线脑日用百货就得上海云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四方的居民中心区大概南从内蒙古路、沈阳路交界的老海泊桥,海泊河公园,东至小阳路,北到四方北岭、湖岛子(村),西到海边,四方的居民区也就这么大。小阳路(现人民路)以东的居民区和小村庄的开发那是以后的事,小阳路以东还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地和荒野,几米宽的小阳路也是六十年代拓宽的,而且还是沙土路。小村庄立交桥周边很大的区域包括温州路、平安路,还都是一块一块的私人的菜地,当地的居民还以种菜为生,产地的蔬菜多在东山市场(现人民一路)出售。现在的井冈山影剧院是在当时的一个“大众剧场”的场地上建成的,时间应该在一九五七或一九五八年。
大众剧场周边,当年聚集了一些土产杂货铺,人民一路北段多以木器加工以及多家棺材铺,南端靠近平安路端就是一个自产自销的菜市场,大众剧场的北侧,有几家说书的场子,场子不大,大概也就三四十平方米,说书人身穿长袍手拿纸扇,场下一溜溜的长条板凳,稀稀拉拉地坐了些大人孩子,尽说一些杨家将、岳飞传之类的长篇,每说到“且听下回分解”,便会拿一个盘子到场下收钱,估计每段大约半个小时,每次二分钱。场子进出自由,随时进随时出,也有些逃学的孩子跑进来听书,每每要收钱的时候就夹着书包撒丫子跑,等开讲了再溜进来。周边还有出租图书(小说),现场看小人书的小摊,出租小人书的生意还算红火,不光挣孩子的钱,一些大人也常常坐在长板凳上看小人书。租书人用牛皮纸糊成一个个的书套,把小人书的彩色封面贴在外套上,甚至把一些稍厚的小书分成两半作为上下集出租,也算是商家的小伎俩。还有几家颇有生意的小饭馆,提供火烧面条之类的便宜食品,吃一顿炉包也就是几分钱,一毛五一碗的打卤面就算高档的了,高汤炒面也不是一般平民的主食。杂七杂八的商贩组成了一个四方东部的市场,当地人称之为“东山市场”,位置应该在现在的市北区方中园周围,附近还有几个门牌为“临”字头大院,因为门牌的号码前面加了个“临”字,被叫做临字院,里面住着各地来的穷人,也有称“贫民院”。
但是说到海云街和东山市场就不大一样了,海云街以它的名字来看,应该是以海云庵为名,海云庵在前,海云街在后,以“庵”的聚集效应而建的商业街。海云街紧贴海云庵的西墙,整个街道呈南北向,自嘉禾路桥西海云街与嘉禾路丁字路口为起点往北不过百米,北至兴中街。以街的西侧为商业门面,路南头的第一座楼是日本人建的铁路宿舍,有一圈一人高的围墙围挡,大楼已经墙皮脱落,被人称作“破大楼”。第二家开始就是店铺了,有一家规模稍大的绸布店兼卖百货,当年凡是买布做衣服(那个年代几乎人人穿衣都是自己做或自己割布找人做)四方人不去街里,就是到海云街,别无二家。这百货店还有针头线脑,纽扣别针,发卡抹脸油,布头补丁等,只要家里用的这里全有。另有一家四方最大的药房“鲁东大药房”,有坐堂医生并代煎中药。有一家茶叶店、土产店,一家饭店和一家较大的副食品店,北头有一家点心店和一家大门大窗的理发店,店的名字好像叫“中华理发店”,后搬到了兴中街的东头靠四方河的旁边,理发店的对面是一家照相馆。理发店的店门口就是一条跨河的水泥桥,大约一米多宽,桥的两头路中竖了石墩,禁止车辆上桥。桥的对面(杭州路东)有一个煤店,有一个很大的煤场,煤店的南侧有一家较大的私人医院,好像叫“西九医院”。
[兴隆记忆]
新闻推荐
近600位音乐家奏响“音乐之岛” 2017“青岛西海岸音乐季欧盟青年音乐节”圆满落幕
欧盟音乐节闭幕式。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笑笑通讯员张鹏朱蕊8月2日,“爱乐极光与卡萨布兰卡歌声”音乐会在青岛大剧院奏响,这是“青岛西海岸音乐季欧盟青年音乐节”闭幕式前的最后一...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