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吃有风味 更有风度

半岛都市报 2017-08-05 11:11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依佳

吃的风味,前人已说无数;吃的风度,施亮而今趣谈。

话一出口,字已成行,瞬间俘获诸多“吃货”的小眼球:爱吃吗您?对各地美食佳肴如数家珍?那您是否知道:为何蔬食第一?何者是百菜之王?文人菜是哪帮?增鲜法是什么?吃鱼最讲究什么?“红嘴绿鹦哥”是什么菜的外号?为什么说礼仪之邦首先是饮食之邦?什么话体现了中国饮食美学的基本原则?什么是钱锺书杨绛夫妇口中的“杜家菜”?……

不管您知不知道,反正记者在翻阅《吃的风度》一书前,基本上对上述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一片迷茫。但这也恰恰促使记者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第一译者施咸荣之子、作家施亮的这部新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一睹为快,一探究竟。而在8月1日对施亮的专访中,记者则从其言谈举止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人的儒雅、质朴和谦逊:无论是对中华美食博古通今却一直以“半吊子”自居,还是第一次接触即坦陈自己听力欠佳,请记者将访谈改为笔谈,并工工整整、耐心细致地给予了近7000字的回复,抑或是谈到刚完工的百万字长篇小说时,轻描淡写来了句“不着急出版,先放在手边,磨一磨”……瞬间让记者想起了木心《从前慢》里描绘的诚恳、精致、“说一句是一句”的简单生活。

谈书

吃有风度,并非指餐桌礼仪

“先父有一友人系世家子弟,他在我家吃饭时并不拘谨,谈笑自若,风度翩翩,可他有一奇癖,伸筷子夹菜只捡眼前的那一盘吃,从不伸筷子夹到旁边一盘……母亲遂对我们说,看到没有?这是世家的规矩呀。以前大家庭吃饭就是这样的,尤其不准幼辈伸筷子到长辈眼前的碟子里去。这大概就是礼教传统在中国旧式家庭中的影响吧。”

翻阅首篇《吃的风度》一文,记者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这是一本讲授中国传统餐桌文明礼仪的书,也就是“上桌吃饭的规矩”。但接着读上两段,才发现作者走的是“曲径通幽”的路子,他写那些繁文缛节的饮食礼仪,其实是不赞成的,是在“破”的基础上“立”出真正的“风度观”来:吃的风度,未必就是中规中矩,斯斯文文;也不见得是非要设什么繁文缛节方能体现其风雅;吃的风度,其实和我们常说的“魏晋风度”一样,是人的内在修养及素质的体现,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我读赵珩先生的《老饕漫笔》,文笔清雅,趣味盎然。此书颇得饮食文化之精髓。其中有一文《说恶吃》,作者认为,‘恶吃;可分三种,一是不应入馔的环保动物;二是胡吃海塞,奢靡无度;三是饮食环境的恶俗。”施亮说,他很赞成赵珩的观点,“吃,其实是一种文化品味,也是一种充满了多情多味的文化。”施亮表示,真正能体现文化蕴味的,并不见得就是吃喝者可享受稀有昂贵的食物,或身处富丽豪华的环境,而更在于个人是否具备毫不藻饰的怡情悦性心境,“比如鲁迅有一回与一位学生同路回家,遇一饭摊,便一块儿吃那饭摊制作的荞麦条子。鲁迅幽默地说,就是皇帝他老人家也未必能享受到如此美味。这亦是另一种优雅。谁能说这位文豪因在饭摊上大嚼平民粗食,便失却了他的风度呢?”

“通过介绍中国丰富的传统饮食文化,进一步认识和探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品味。”施亮告诉记者,他想通过《吃的风度》一书传递给读者的,正是这样的讯息。记者翻阅该书看到,在这本由43篇美食文化随笔组成的集子中,施亮以不疾不徐、恣意洒脱的文字,于记人、记事、记书的美食趣谈中,展现了自古以来的文人饮食情调,以及他们食单上的品位、餐桌边的艺味、饭馆里的深情、零食中的闲趣,并于不经意间捎带附送了诸多关于中华饮食国学方面的常识,于趣味中获得知识和启发。书中涉及到的“吃货”有古有今,有中有外,有精英也有平民,有街头的小老百姓,也有书斋里的著名学者,像孔子、袁枚、李渔、汪曾祺、钱锺书等等,悉数被施亮拉入此书,同桌共餐,同心共欢,或谈论杭帮菜、文人菜、徽菜、湘菜、川菜等菜系的流派,或点评六必居、东来顺、天桥饭摊、二荤铺等处的美食风格,或回忆从《礼记》《闲情偶寄》《随园食单》到《川菜杂谈》的美食理论,或细究《水浒》里的酒、《红楼梦》中的蟹以及《扬州画舫录》里汤包味道……而作为“旁观者”,记者在见字如面垂涎欲滴的同时,也不仅对施亮本人深厚的美食经验和文化修养而赞叹。

但施亮却连连表示“不敢当”。他笑言,自己对中国的传统美食确实有着一种由衷的热情,而且平时很喜欢看古代的野史笔记,虽然极少做笔记,但因为感兴趣,记忆自然很深刻,“写这些美食的文章也都是凭性情所至,并不是什么学术研究”。

谈吃

两次来青,钟情青岛馄饨

施亮在《吃的风度》中开篇即提到,他母亲姓杜,擅长烹饪,20世纪初在上海时曾跟着“四大私家菜”之一的王家菜传人、大汉奸王克敏的家厨学艺,因而烧得一手好菜。施亮对美食的最初兴趣,就是从自家的餐桌上产生的——也是钱锺书杨绛夫妇赞不绝口的“杜家菜”。“这几段旧事,我在书中的《王家菜轶闻》《先生的餐桌》里都有提及。”施亮说,后来迁居到了北京,好客的父亲经常邀请一些文人学者聚宴,“我父亲的老师钱锺书先生和他的夫人杨绛就很喜欢吃我母亲做的菜”。

施亮母亲的烹饪风格是充满苏锡风味的,受此影响,施亮坦言自己对南方风味的美食更加情有独钟。而在阅读《吃的风度》一书中,记者也发现,关注南方菜肴的篇幅要多于北方菜。但施亮在采访中也表达了他的另一个美食观点:“口味多种多样,方能多情多味——太过于偏嗜某种菜系或者某种口味,那岂不是生活情趣也过于单调了吗?”他告诉记者,除了对北京的小吃很感兴趣外,对青岛的馄饨,居然也是“意难忘”!

施亮告诉记者,他去过两次青岛,一次是在1981年,当时他是作为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的记者去采访青岛的一所中学。工作间隙,喜欢“吃小馆”的施亮随便找了家旅馆旁的小店,吃了顿馄饨。“这家馄饨小店做的馄饨相当精致,有荠菜肉馄饨,也有虾仁馄饨。与我同行的一位老同志是上海人,他对美食的标准要求很高,也是很挑剔的。谁知连他都赞不绝口。我们还在一些中等餐馆吃了几顿饭,对青岛的美食有了初步领略。”这一经历,也被施亮写进了该书的《馄饨杂说》一文中。

第二次来青岛,施亮则与海鲜来了个亲密接触。“那是2007年5月,我到山东日照市参加一位儿童文学作家的研讨会,又路过青岛住了三天。我还专门向会议负责人请了假,一个人跑到一家饭店里暴吃了一顿海鲜。”施亮说,那家饭店是一个中等规模的饭店,事隔10年,饭店的名字他已经记不得了,但那家店的菜肴他还记得,“做的是极其地道、极有品味的”。所以,当记者问起他对青岛的印象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出“美好”二字:“我对青岛有很美好的印象。这个城市整洁、漂亮,有很多德式的建筑物,街上也有很多美食。”

新闻推荐

家有啥宝贝,拿来鉴定下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鹏报道本报8月3日讯你家有传家宝吗?想知道家中宝贝真伪吗?想了解今后的收藏方向吗?机会来了,由半岛社区全媒体中心主办的“2017寻找家中珍宝”系列活动即将启动,首场活动...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